【题目】电磁炉起加热作用的底盘可以简化等效为如图所示的31个同心导电圆环,各圆环之间彼此绝缘,导电圆环所用材料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0.125π(Ω/m)。从中心向外第n个同心圆环的半径 (cm),式中n=1、2…31。电磁炉工作时产生垂直于锅底方向的变化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率为 。(计算时取 )
(1)半径为r1(n=1)的圆环中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多少伏?
(2)半径为r1(n=1)的圆环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安?
(3)各导电圆环总的发热功率为多少瓦?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处于某一初态, 现要使它经过一些状态变化后回到原来初温, 下列哪些过程可能实现( )
A. 先等压压缩, 再等容减压 B. 先等容增压, 再等压膨胀
C. 先等压膨胀, 再等容减压 D. 先等容减压, 再等压膨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x = 4 m处质点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_。
A.波长为4 m;
B.波速为8 m/s;
C.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再经过半个周期,x = 4 m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2m;
E.再经过3/4个周期,x = 4m处质点位于波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有关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 由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又叫做速度的变化量,其值可由算出
B. 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 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物体下落时间太短,不易测量,因此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来测量时间,然后再把得出的结论合理外推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k1≠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
A. 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B. b弹簧的伸长量为
C. P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2L
D. P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重3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6 N,则弹簧的弹力为( )
A. 可以是30N,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可以是1N.方向沿斜面向上
C. 可以是1N,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可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M、N是相距为d=0.1 m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1 T。P、 Q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用导线将P与M、Q与N分别连接;A为绝缘挡板;C为平行于P和Q的荧光屏;A、P、Q、C的中间各有一个小孔,所有小孔在同一竖直中轴线上。荧光屏C的上方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2=0.01 T的匀强磁场。现有大量的正负离子混合物,以某一相同的速度垂直于磁场竖直向上射入金属板MN之间,离子的比荷的绝对值均为C/kg。仅能在P与Q、M与N之间形成电场,极板间形成的电场均可视为匀强电场,且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不计离子重力。
(1) 判断金属板M的带电性质,并求出在N、M两板之间电场稳定后,电势差UNM与离子入射速度v之间的关系;
(2) 若离子以v1=3.0×105 m/s的速度射入磁场,在荧光屏上将出现由正、负离子形成的两个亮点,求两亮点到荧光屏小孔的距离之比;
(3) 若离子以v2=1.0×105 m/s的速度射入磁场,因某种原因,实际上离子通过C板上的小孔时会在竖直平面内形成一个发散角2θ(如图乙),所有离子速率仍相同。求荧光屏上亮点的长度Δx及同一时刻通过小孔的离子打到荧光屏上的最长时间差Δt。(已知θ=0.1415弧度,cosθ=0.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