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因为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又叫热运动
B. 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 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周围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 在颗粒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木块a与b叠放在水平面上,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C. 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面对b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第2s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B. 在第2s末,质点(2)(3)离出发点位移不相同
C. 四个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在第2s末,质点(3)(4)回到出发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12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P、Q间通入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在M、N间出现电压UH,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UH为霍尔电压,且满足UH=k,式中d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
(1)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电压表测量UH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______(选填“M”或“N”)端通过导线连接.
(2)已知薄片厚度d=0.40 mm,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B=0.10 T不变,改变电流I的大小,测量相应的UH值,记录数据如下表表示.
I/×10-3A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UH/×10-3 V | 1.1 | 1.9 | 3.4 | 4.5 | 6.2 | 6.8 |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纸上画出UH-I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____________×10-3 V·m·A-1·T-1(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使半导体薄片中的电流反向再次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霍尔系数的测量误差,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虚线框内为半导体薄片(未画出).为使电流自Q端流入,P端流出,应将S1掷向______(选填“a”或“b”),S2掷向______(选填“c”或“d”).为了保证测量安全,该同学改进了测量电路,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串接在电路中.在保持其他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接在相邻器件________和________(填器件代号)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n的实验时: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和cd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界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和c′d′上,则所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这时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是∠xOy的角平分线,x轴上方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下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点从OA上的M点由静止释放,质点恰能沿AO运动而通过O点,经偏转后从x轴上的C点进入第一象限内并击中AO上的D点(C,D均未画出).已知OD=O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T),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OM的长度L;
(3)质点从M点出发到击中D点所经历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xA、xB、xD和f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