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 |
B.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而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 |
C. | 明线光谱和暗线光谱均被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近代原子物理学就是从原子光谱的研究开始的 | |
D. | 已知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波长为λ和$\frac{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W=$\frac{2hc}{3λ}$ |
分析 玻尔理论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原子能量增大;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是不连续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但不同原子的光谱都有各自的特征谱线,原子光谱是不相同的.鉴别物质可以利用明线光谱和暗线谱;根据光速、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可知光子的能量为E=$\frac{hc}{λ}$,然后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A、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分列特征,故A正确;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轨道半径减小,原子能量减小,故B错误;
C、明线光谱和暗线谱特征谱线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可以利用明线光谱和暗线谱鉴别物质,故C正确;
D、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
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Ek1=$\frac{hc}{λ}$-W…①
当用波长为34λ的光照射时:Ek2=$\frac{hc}{\frac{3λ}{4}}$-W…②
又$\frac{{E}_{K1}}{{E}_{K2}}$=$\frac{1}{2}$…③
解①②③组成的方程组得:W=$\frac{2hc}{3λ}$,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但是涉及物理量比较多,在应用公式的同时要理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原子光谱特征的掌握情况,波尔理论、能级的跃迁、等基础知识点,同时要熟练应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交流电源从垂直中性面开始计时,0.5×10-2s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 |
B. | 该交流电源瞬时电压与时间的关系为U=200sin(100πt)V | |
C. | 用该交流电源对定值电阻R=100Ω供电,用理想交流电流表测得电流读数为2$\sqrt{2}$A | |
D. | 每当e改变方向时,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小,通过线圈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 |
B. | 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 |
C. | 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 |
D. | 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若同时撤去F1和F2,物体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 |
B. | 若只撤去F1,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 |
C. | 若只撤去F2,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 |
D. | 若只撤去F2,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