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若绿灯亮起时,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利用s=vt求出最后一辆启动、匀速行驶走的路程,相加可得最后一辆走的路程,知道两辆车车距,相除可得汽车数,若出不开,说明黄灯亮起时已过停车线;
(2)先求出当计时灯刚亮出“3”时,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行驶的位移,再求出汽车距停车线的距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解加速度;
(3)设能通过k辆汽车,则第k辆汽车能通过路口要满足$\frac{1}{2}{at}_{1}^{2}+v(t-{t}_{1}-k△t)≥(k-1)l$,带入数据即可求解.
解答 解:(1)汽车加速时间:${t_1}=\frac{v}{a}=4s$
在30s的时间内,汽车能行驶的位移:$x=\frac{1}{2}at_1^2+v(t-{t_1})=280m$
由$n=\frac{x}{l}=46.7$,即有47辆汽车通过路口
(2)当计时器显示绿灯仅3s时,第48辆汽车行驶的位移:${x_1}=\frac{1}{2}at_1^2+v(t-{t_1}-3)=250m$
此时汽车距停车线的距离:x2=47l-x1=32m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frac{v^2}{{2{x_2}}}=1.56m/{s^2}$
(3)设共有k辆汽车能通过路口,则第k辆汽车满足:$\frac{1}{2}at_1^2+v(t-{t_1}-k△t)=(k-1)l$
解得k≤22,故最多有21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答:(1)若绿灯亮起瞬间,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有47辆车能通过路口?
(2)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6m/s2
(3)在这种情况下,最多有22辆车能通过路口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功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绿灯行、黄灯停一停的相关问题,要细心分析,灵活运用相关公式,属于难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
B. |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 |
C. | 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 |
D.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第1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 B. |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 ||
C. |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 D. |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电导体棒长度L越长,则B越小 | |
B. | 通电导体棒中电流I越大,则B越小 | |
C. | 通电导体棒的受力方向就是B的方向 | |
D. | B只由磁场本身决定,与F,I,L无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 |
B.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 |
C. |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 |
D. | 若物体运动过程中,把加速度的大小减小为1m/s2,但方向不变,则物体将做减速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 |
B. | 与橡皮条相连的细绳越短,实验效果越好 | |
C. | 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 |
D. | 弹簧秤的拉力要适当大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