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A仍可保持静止状态B.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C.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D.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

分析 要求支持力和摩擦力如何变化,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通过正交分解求出重力的沿木板方向和垂直木板方向的分力,再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求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表达式,最后根据倾角的变化判断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A、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减小,一定能保持静止状态,故A正确;
B、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垂直木板向上的支持力N,沿木板向上的静摩擦力f,
由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垂直木板方向合力为零,所以N=mgcosα
在沿斜面方向有F=mgsinα,
由题意可知α逐渐减小,故N逐渐增大,f逐渐减小,故B正确,C错误;
D、A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木板对A的作用力适中等于A的重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类题目的解题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进行正交分解,最后根据受力平衡写出所求力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可以根据角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力的变化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在做“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人站在h=3m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10m/s,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重力加速度为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多少?
(2)小球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重力及其测量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悬线的拉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B.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重力可以由弹簧秤测出,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中的人,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底面给他的支持力相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相应的操作步骤如下:
A.将斜槽固定在桌面上,并用“悬挂重锤”的方法在水平地面上标定斜槽末端正下方的O点;
B.取入射小球a,使之自斜槽上某点处由静止释放,并记下小球a的落地点P;
C.取被碰小球b,使之静止于斜槽末端,然后让小球a自斜槽上某点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斜槽末端与小球b发生碰撞,并记下小球a、b的落地点M和N;
D.测量有关物理量,并利用所测出的物理量作相应的计算,以验证a、b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所遵从的动量守恒定律.
(1)在下列给出的物理量中,本试验必须测量的有①④ (只需填相应的序号即可).
①小球a的质量m1和小球b的质量m2
②小球a在斜槽上的释放点距斜槽末端的竖直高度h;
③斜槽末端距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H;
④斜槽末端正下方的O点距两小球落地点P、M、N的水平距离OP=L0、OM=L1、ON=L2
⑤小球a自斜槽上某点处由静止释放直至离开斜槽末端所经历的时间t0
⑥小球a、b自离开斜槽末端直至落地所经历的时间t.
(2)步骤A中固定斜槽时应该有怎样的要求?末端水平;步骤B和步骤C中小球a的释放点是否可以不同?否(填“是”或“否”); 步骤B和步骤C中选取入射小球a的质量m1和被碰小球b的质量m2间的关系应该为:m1大于m2(填“大于”或“小于”).
(3)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就可以认为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遵从动量守恒定律?m1L0=m1L1+m2L2
(4)如果在第(3)小题中所给出的关系成立的前提下有:L0+L1=L2,则可以进一步说明什么?两小球发生的是弹性正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重力为200N,B的重力为500N.求
(1)地面受的压力;
(2)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8~10s内加速度a=-2m/s24~8s内的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块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块置于P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块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块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然后释放木块,并用秒表记下木块从P运动到Q处的时间t.

(1)木块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frac{2d}{{t}^{2}}$.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的关系.下列图2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C.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B.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更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甲、乙两列军队急行军,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不同路径到达相同的目的地,则(  )
A.甲、乙的路程必定相同B.甲、乙的位移必定相同
C.甲、乙的位移可能不同D.甲、乙的行军所花的时间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