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的电路称为分压电路,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AB=90V,电阻R1=2kΩ,R2=4kΩ,C、D两端输出电压记作UCD.当C、D端空载时,求UCD;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Rf=12kΩ时,求UCD;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Rf=4kΩ时,求UCD

分析 当CD两端空载时,C、D间电压和R2的电压相等,根据串联分压特点求出此时C、D间的电压;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时,则负载电阻与R2并联,再与R1串联,再根据串联分压特点求出此时C、D间的电压.

解答 解:当CD端空载时,C、D间电压为UCD=$\frac{{R}_{2}}{{R}_{1}+{R}_{2}}$UAB=$\frac{4}{2+4}$×90=60V;
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Rf=12kΩ时,Rf与R2并联后,再与R1串联,则C、D间电压为UCD=$\frac{\frac{4×12}{4+12}}{\frac{4×12}{4+12}+2}$×90=54V;
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Rf=4kΩ时,Rf与R2并联后,再与R1串联,则C、D间电压为UCD=$\frac{\frac{4×4}{4+4}}{\frac{4×4}{4+4}+2}$×90=45V;
答:当C、D端空载时,UCD为60V;
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Rf=12kΩ时,UCD为54V;
当C、D端接入负载电阻Rf=4kΩ时,UCD为 45V.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和并联电路电阻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铯(Cs)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由呼吸道摄入过多放射性铯时,会引起人体的气管.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已知铯${\;}_{55}^{137}$Cs的半衰期为30年,其衰变方程为${\;}_{55}^{137}$Cs→X+${\;}_{-1}^{0}$e+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X原子核中含有81个中子
B.衰变方程式中的${\;}_{-1}^{0}$e来自于铯的核外电子
C.100个${\;}_{55}^{137}$Cs原子经过3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所示为气缸活塞结构,活塞质量为m1=3.0kg,作用在活塞上的水平力F为20N,大气压强P0为1.0×105Pa,气缸横截面积S=20cm2,若水平面光滑,求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不计活塞与缸壁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以速度v0沿竖直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E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仍为v0,则一定有(  )
A.静电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B.粒子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等于竖直位移大小
C.静电力所做的功一定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D.电势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如图所示,每隔5m放置一个空瓶子,运动员在进行往返跑训练,从O点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再返回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返到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进行下去,当他扳倒第六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和多大?位移是多大?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2011年7月2日下午,浙江杭州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双手接住了从10楼坠落的两岁女童,孩子得救了,吴菊萍却因此双手粉碎性骨折,被大家称为“最美妈妈”,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设女童的质量为m=10kg,在离地面某高度h1处由静止开始坠落,“最美妈妈”双臂接女童处距地面高h2=1m,女童在落地前最后1m因“最美妈妈”双臂的缓冲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女童的速度经0.08S减到0,且恰好“最美妈妈”抱孩子的双臂达地面,女童可以看成质点,不计空气的阻力,g取10m/s2
求:(1)女童距地面多高处下落?
(2)女童落地前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包括最后1m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frac{△x}{△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科学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frac{△x}{△t}$,当△t→0时,$\frac{△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建立合力与分力概念、合运动与分运动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思维方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物理量的定义公式:速度v=$\frac{△x}{△t}$,加速度a=$\frac{△v}{△t}$、电流强度I=$\frac{q}{t}$、物质密度ρ=$\frac{m}{V}$应用的都是“比值定义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所示,质量M=2$\sqrt{3}$ 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sqrt{3}$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sqrt{3}$ N拉着小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N/kg.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及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