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科学理论认为:“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时间和空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此理论

A.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B.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将量子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答案】A

【解析】

“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时间和空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合所学可知,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故选A;BD是牛顿经典力学,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哥白尼的“日心说”

C.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不符合该论述的是

A.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B.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C.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D.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版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电压为。偏转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极板间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

1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v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Δy;

2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图中, a、b表面均光滑且保持静止状态, 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明清之际的中国学者曾针对某一西方科学观念评论如下:“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根据材料推知,这位中国学者所评论的近代科学观念是

A.相对论B.日心说C.地圆说D.进化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Ω;

E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l0Ω,额定电流为05A;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l5Ω,额定电流为10A;

H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l50Ω,额定电流为10A;

I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2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

3在下面坐标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4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不变 B. 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加速度

C. 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变 D. 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时刻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CC′的高度h

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重复步骤,共做10次;

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______"

)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______"

)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