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无法判断弹簧的原长
D.弹簧伸长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分析 由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读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由图读出弹力为F=2N,弹簧的长度为x=4cm,求出弹簧压缩的长度,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答 解:A、B.由图读出弹力为F1=2N,弹簧的长度为L1=4cm,弹簧压缩的长度 x1=L0-L1=6cm-4cm=2cm=0.02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frac{{F}_{1}}{{x}_{1}}=\frac{2}{0.02}=100$N/m;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6cm,即弹簧的原长为6cm,故C错误;
D.弹簧伸长0.2m时,弹力的大小为 F=kx=100×0.2=20N,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胡克定律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机械能损失了mgh
C.动能损失了mghD.系统生热$\frac{1}{2}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B.重心有可能在物体外
C.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下滑力和对斜面的正压力
D.用细绳将物体竖直向上提起,物体静止时绳子受到了竖直向下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物体产生了形变造成的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控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的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图乙所示的a-F图象.
(1)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0.5kg.
(2)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折线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同一直线上的B地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倾斜直线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s~6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m/s
C.A、B两地相距100m
D.在t=8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B.将小车静止在长木板的某位置,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
D.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平稳地做加速运动
F.先断开电源,然后取下纸带
G.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1)将其中一个错误的步骤完善并填写在横线上.B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A、D、C、B、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
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绒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飞扬,四处飘落
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