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倾角为300的斜面底端,木块A以某一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10/,试求:

(1)木块A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2)木块A在斜面上离开出发点时和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之比;
(3)如在斜面底端处安装一固定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如图所示,不计物块与挡板每次碰撞的机械能损失,求物块以初速度10m/s沿斜面运动所通过的总路程.
(1)向上运动时,向下运动时;(2);(3)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熟练运动用动能定理求物体动能的变化和根据动能的变化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1)物块A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物块受力如图所示:

物块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求出物块所受合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同理,当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此时
(2)令物块初速度为,则物块的初动能为:
为正方向,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则
由运动学公式得物块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距离
物块上升和下滑的整个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得:   
所以
(3)对全过程,由于,所以物块最终停在斜面的最下端.物块滑上斜面到物块停止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总功等于 (s为物块通过的总路程),对物块从开始运动至静止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
解得:物块沿斜面运动所通过的总路程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200m长的平直跑道做启动、制动性能测试.汽车从跑道一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离终点还有40m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当汽车恰好停在跑道另一端时.全程运动时间为20s。假设汽车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求:
(1)汽车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
(2)加速阶段汽车发动机应保持的牵引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2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5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

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B<3m/s
C.若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一定VB>3m/s
D.若传送带以2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B=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  
A.x1=x2  B.x1<x2C.Δv1>Δv2D.Δv1<Δ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2B.0.05m/s2C.36m/s2D.18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平板A长L=10m,质量M=4kg,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A上最右端放一物块B(大小可忽略),其质量m=2kg.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A、B都处于静止状态(取).则

(1)若加在平板A上的水平恒力F=6N时,平板A与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2)若加在平板A上的水平恒力F=40N时,要使物块B从平板A上掉下来F至少作用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环在F=200N的拉力作用下,沿固定在地面上的粗糙长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为θ。力F作用0.5s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s后速度减为零。(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1 kg,在水平拉力F=2 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 s内物体的位移为3 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忽略轨道连接后的能量损失,已知AB=4m,BC=6m,整个运动历时10s,则物体沿AB段运动的加速度a1="______" m/s2;沿BC运动的加速度 a2="_______"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