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一只规格“220V 1000W”的电炉,求:
①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②如果电网电压为200V,中 电炉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多少?(假设电炉电阻保持不变)
③在220V电压下,电炉使用2h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分析 ①根据功率的公式P=$\frac{{U}^{2}}{R}$,可以求得电炉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②当电网电压为200V,根据功率的公式P=$\frac{{U}^{2}}{R}$计算电炉工作时的实际功率;
③根据Q=Pt计算在220V电压下,电炉使用2h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①电炉电阻为R,根据P=$\frac{{U}^{2}}{R}$得
R=$\frac{22{0}^{2}}{1000}$=Ω=48.4Ω,
②当电网电压U′=200V时,电炉工作时的实际功率
P=$\frac{{U′}^{2}}{R}=\frac{20{0}^{2}}{48.4}$W=826.4W,
③电炉使用2h产生的热量Q=Pt=1000×2×3.6×103J=7.2×106J.
答:①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48.4Ω;
②如果电网电压为200V,则电炉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826.4W;
③在220V电压下,电炉使用2h产生的热量为7.2×106J.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欧姆定律公式和电功率公式进行分析,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如电炉正常工作,同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容器A的体积是B的体积的2倍,用带阀门K的细管相连通,R关闭时,A贮存100atm27℃理想气体,B中贮存有3℃的同种气体,打开K.A中有$\frac{1}{4}$的气体进入B中,平衡后的温度为15℃,试求容器B中原气体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电磁炉热效率高达90%,炉面无明火,无烟无废气,“火力”强劲,安全可靠.如图所示是描述电磁炉工作原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锅和电磁炉中间放一纸板,则电磁炉不能起到加热作用
B.电磁炉通电线圈加交流电后,在锅底产生涡流,进而发热工作
C.电磁炉的锅不能用陶瓷锅或耐热玻璃锅,主要原因是这些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
D.当恒定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恒定磁场,恒定磁场越强,电磁炉加热效果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甲所示,两根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L,垂直于导轨水平对称放置一根静止的均匀金属棒,棒上通有图示方向的恒定电流I.从t=0时刻起,空间存在有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磁场,周期为T,最大值为Bm,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甲中B所示方向为磁场的正方向.则(  )
A.在t=$\frac{T}{2}$时,金属棒的速度最大
B.金属棒在初始位置附近做往返运动
C.在t=$\frac{T}{4}$时,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最大为BmIL,方向向左
D.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在一个周期内做的总功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天体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
B.伽利略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回地球
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g.实验中,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4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挂完钧码待弹簧稳定后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并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试完成下列问题:
试验次數12345
钩码总质量(g)0306090120
弹簧总长度(cm)6.007.118.209.3110.40
(1)请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2)由图象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7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直接利用表中实验数据,作出了钩码质量m跟弹簧总长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该图象斜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比值;该图象在横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弹簧的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物块Q上,Q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现使小球在一个更高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且物块Q始终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位置,则改变高度后与原来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变小B.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
C.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弹力增大D.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  )
A.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B.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粗糙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重力为mg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该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滑上斜面,则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斜面底端,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现将该物块再次置于斜面上,同时对物体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F=mgsinθ-μmgcosθ),使物块在斜面上恰好不下滑,然后逐渐增大F.已知各个接触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减小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斜面一定不会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