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油酸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1mL上述溶液中有液滴50滴,一滴该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为1.2×10-5mL.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待水稳定后若形成油膜的面积2.4×10-2㎡,则油酸分子的直径大约是5×10-10m.

分析 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浓度,就是1滴酒精油酸溶液所含纯油的体积.
油酸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就是油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

解答 解:每滴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
V=$\frac{1}{50}$×$\frac{6}{1{0}^{4}}$mL=1.2×10-5 mL.
油酸分子直径d=$\frac{V}{S}$=$\frac{1.2×1{0}^{-5}×1{0}^{-6}}{2.4×1{0}^{-2}}$m=5×10-10 m.
故答案为:1.2×10-5,5×10-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数据处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牛顿没用下面哪个规律和结论(  )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
B.牛顿第二定律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牛顿第三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沿曲线AB在一匀强电场中运动,虚线a,b,c,d为电场中的等势面,且Ua>Ub>Uc>Ud,粒子在A点初速度V0的方向与等势面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B.粒子在运动中电势能逐渐减少
C.粒子在运动中动能逐渐减少D.粒于的运动轨迹为半边抛物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电场强度都相同
B.E=kQ/r2仅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C.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入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奥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通常选择路面有起伏和斜坡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上进行,北京奥运会道路选择成为奥运史上景观最美,文化内含最丰富的比赛路线.比赛距离通常为:男子220~250公里、女子100~140公里.(要注意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如图所示为某自行车运动员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个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长30m,该运动员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c点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d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b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四点中,向心加速度最大的是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的电阻
B.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0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置于倾角为37°的足够上的固定斜面上的固定斜面上的某个位置,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5m/s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14N,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小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撤去该外力,最终小物块从木板的下端滑出.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5,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m/s2,sin37°=0.6,cos37°=0.8。

(1)物块和木板共速前,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2)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