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g=10m/s2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B,原因是B方案中拉物体不需要一定保持匀速;
②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可测出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25
实验次数12345
配重(个数)01234
弹簧秤读数/N0.501.001.501.802.50
木块重/N2.00

分析 ①方案A:对摩擦力的测量是采用“间接法”进行的,只有当弹簧秤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
方案B: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采用描点法做出图象.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①方案B更合理.
理由是:图(b)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不受速度的影响.
②当配重个数为零,正压力为2.00N,当配重个数为1,正压力为4N,配重个数为2,正压力为6N,配重个数为3,正压力为8N,配重个数为4,正压力为10N.
根据f=μFN知,图线的斜率表示动摩擦因数,则有:μ=$\frac{2.5}{10}$=0.25.
故答案为:①B,B方案中拉物体不需要一定保持匀速;   
②0.25.

点评 在本实验中,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关键,因此,在方案一中,只有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改进后的方案,速度容易控制,也是为了使读数更准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第15s末汽车距出发点的位移为20mB.前10s内汽车的速度为3m/s
C.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a,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匝数n,面积S,磁感应强度B,角速度ω都已知.
(1)试根据图b推导出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2)若线圈的面积1×102 cm2,共100匝.处在B=0.5T的匀强磁场中,以200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已知线圈电阻为1Ω,外接电阻为9Ω,那么:
①K合上后以图示位置为计时零点,写出电流的表达式.
②求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过90°角的过程中,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量.
③K合上后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物体的加速度在不断变大、Ⅱ物体的加速度在不断减小
B.0到t0时刻I物体的位移大于Ⅱ物体的位移
C.Ⅰ、Ⅱ两个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frac{{v}_{1}+{v}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电源电压U=200V,一个质量m=5g,带电量为5×10-6C的微粒恰能在两板间的某点静止,微粒的重力不可以忽略,g取10m/S2
(1)试确定微粒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2)求两极板间的距离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一高山滑雪运动场中的滑道,BD附近是很小的一段曲道,可认为是半径均为R=40m的两圆滑连接的圆形滑道,B点和D点是两圆弧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圆弧长度远小于斜面AD及BC长度,从A到D点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一个质量m=60kg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滑下,从B点水平抛出时刚好对B点没有压力,已知滑道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运动员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BC斜面的落点C到B点的距离(B点可认为是BC斜面上的最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国道的某一特殊路段,司机发现“雨天在此路段以v0的速度刹车距离”仍然达到“晴天在此路段以v0的速度刹车后的刹车距离”的两倍.已知该车在晴天路面上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取g=10m/s2,求:
(1)汽车在晴天路面上刹车时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该车在雨天路面上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3)若汽车在雨天路面上的刹车时间为4s,求刹车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