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CD
A.为了平衡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         
B.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2)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E=$\frac{1}{2}M[(\frac{d}{{t}_{2}^{\;}})_{\;}^{2}-(\frac{d}{{t}_{1}^{\;}})_{\;}^{2}]$(用字母M、t1、t2、d表示).
②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①的操作.
③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5.50mm.
(3)若在本实验中木板保持水平而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保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数量(取绳子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测得多组m、t1、t2的数据,并得到m与($\frac{1}{{t}_{2}}$)2-($\frac{1}{{t}_{1}}$)2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直线PQ的斜率为k,A、B两点的距离为s,挡光片的宽度为d,则μ=$\frac{b{d}_{\;}^{2}}{2gks}$(用字母b、d、s、k、g表示).

分析 (1)为了使绳子拉力充当合力,即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应先平衡摩擦力;
(2)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拖动纸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通过速度传感器可算出AB两点的速度大小,动能定理即可计算出动能的变化;
(3)由动能定理求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图示图象求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1)木板略微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其合力,细线的拉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故CD正确,故选:CD
(2)①小车通过A时的速度:${v}_{A}^{\;}=\frac{d}{{t}_{1}^{\;}}$;小车通过B时的速度:${v}_{B}^{\;}=\frac{d}{{t}_{2}^{\;}}$
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E=$\frac{1}{2}M{v}_{B}^{2}-\frac{1}{2}M{v}_{A}^{2}$=$\frac{1}{2}M[(\frac{d}{{t}_{2}^{\;}})_{\;}^{2}-(\frac{d}{{t}_{1}^{\;}})_{\;}^{2}]$
(3)由动能定理得:(mg-f)s=$\frac{1}{2}M[(\frac{d}{{t}_{2}^{\;}})_{\;}^{2}-(\frac{d}{{t}_{1}^{\;}})_{\;}^{2}]$
则m=$\frac{f}{g}+\frac{M{d}_{\;}^{2}}{2gs}[(\frac{1}{{t}_{2}^{\;}})_{\;}^{2}-(\frac{1}{{t}_{1}^{\;}})_{\;}^{2}]$
由图丙可知:$b=\frac{f}{g}$,$k=\frac{M{d}_{\;}^{2}}{2gs}$
摩擦力f=μMg
解得:$μ=\frac{b{d}_{\;}^{2}}{2gks}$
故答案为:(1)CD     (2)$\frac{1}{2}M[(\frac{d}{{t}_{2}^{\;}})_{\;}^{2}-(\frac{d}{{t}_{1}^{\;}})_{\;}^{2}]$       (3)$\frac{b{d}_{\;}^{2}}{2gks}$

点评 本实验很新颖,实验的原理都是我们学过的物理规律,对任何实验都是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去解决,对于系统问题我们要清楚内部各个物体间能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传送带以v=6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一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B点,然后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从传送带右端的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到地面上的D点,己知传送带长度 L=12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10m/s2).
(1)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
(2)若物块在D点的速度方向与地面夹角为α=53°,求C点到地面的高度和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小诗同学做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先平衡摩擦力,再用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小诗整理了一些实验器材如图乙所示,还缺少交流电源和刻度尺.
(2)配齐了实验器材后,小诗同学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打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请写出小诗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平衡摩擦力不足;实验时把橡皮筋缠在立柱上等(写出一种即可).
(3)在修正了这些错误之后,小诗对打出的纸带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橡皮筋做功W和最大速度值Vm,记录在下表中;根据实处理数据时,为了使图象能直观反映实验结论,若把W作为纵坐标,应把vm2作为横坐标.
橡皮筋做功WW2W3W4W5W
最大速度值Vm(m/s)0.911.191.591.791.99
Vm2(m2/s20.831.422.533.203.96
(4)小诗同学做完实验后,对该实验做了一些评价,你认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D
A.本实验研究的过程是小车在倾斜的木板上运动的全过程
B.该实验没有测量出橡皮筋做功的数值,所以结论还有待完善
C.若平衡摩擦过度,也可以根据后面匀加速的一段求得小车的末速度代表Vm
D.该实验只是探究了变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还应该对恒力做功也做个探究,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李明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他在平整的白纸上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让一束白光以30°的入射角自圆心O射入玻璃砖,圆弧上分别有红光和紫光射出,在白纸上标记界面MN、圆心O、两光束的出射点A和B,移走玻璃砖,测得A、B两点到法线的距离分别为x1、x2.由此可得紫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frac{R}{2{x}_{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红光在该玻璃砖中传播时间为$\frac{{R}^{2}}{2{x}_{1}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动能定理,装置如图所示.
在一倾斜的气势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已测得导轨总长为L,斜面高h,气势导轨A、B两点各有一个光电门,一带条形遮光片的滑块,已知其质量为M,用一根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将滑块与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现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A点到B点的距离为s,可以认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通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待钩码静止时,将滑块由静止从斜面顶端释放,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t1,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t2.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
(1)则在滑块下滑过程中,滑块在A点的动能为EK1=$\frac{1}{2}M(\frac{d}{{t}_{1}^{\;}})_{\;}^{2}$,在B点的动能为EK2=$\frac{1}{2}M(\frac{d}{{t}_{2}^{\;}})_{\;}^{2}$.(用题中字母表示)
(2)当实验中满足条件M>>m时,可以认为滑块受的合理为$mg+Mg\frac{h}{L}$,则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合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m+M\frac{h}{L})gs$.(用题中字母表示)
(3)如果试验中$(m+M\frac{h}{L})gs$=$\frac{1}{2}M(\frac{d}{{t}_{2}^{\;}})_{\;}^{2}-\frac{1}{2}M(\frac{d}{{t}_{1}^{\;}})_{\;}^{2}$,则验证了动能定理.(用题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高中物理中有多个实验用到长木板轨道、实验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组合.现在有同学把长木板轨道调节成如图2所示的状态,完成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那么他可能获得的图象是下列的哪些图象(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现要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一倾角θ可调的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带有遮光片(宽度为d)的滑块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重物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通过滑轮调节).当滑块沿斜面下滑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遮光片挡光的时间t,从而可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重复实验,比较外力所做的功W与系统动能的增量△Ek的关系,即可达到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斜面的倾角θ,用以平衡滑块的摩擦力.将带有遮光片的滑块置于斜面上,轻推滑块,使之运动.可以通过遮光片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是否相等判断滑块是否正好做匀速运动;
(2)按设计的方法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滑块从远离光电门甲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光电门甲、乙时,遮光片挡光的时间分别t1和t2,则滑块通过甲、乙两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frac{d}{{t}_{1}^{\;}}$和$\frac{d}{{t}_{2}^{\;}}$;
(3)用天平测出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及重物的质量m,用米尺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x,比较mgx和$\frac{1}{2}(M+m)(\frac{d}{{t}_{2}^{\;}})_{\;}^{2}-\frac{1}{2}(M+m)(\frac{d}{{t}_{1}^{\;}})_{\;}^{2}$的大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两者相等,可得出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中应该选用哪个点的速度才最符合要求(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学习小组探究”合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1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n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与第1次实验时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1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图2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GK 部分进行测量.打点间隔为0.02s,则小车的最大速度v=0.66 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