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查得铜的电阻率为,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定值电阻:R0=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或“,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 填“a”或“b”

2在实物图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V。

4导线实际长度为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R2,a;2如图所示;3230;494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实验采用限流法测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为总阻值的4倍以上,,所以滑动变阻器选,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a处;

2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3电压表量程为3V,由图乙所示电压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1V所示为230V;

4根据欧姆定律得,则由电阻定律可知,代入数据解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安装实验装置时,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的(填“水平”或“倾斜”).这样做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同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整个过程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1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只有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 , 或者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空旷的室外 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
A.室内空气不流动
B.室内声音多次被反射
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
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固定一金属框,金属框宽L=025m,接入电动势E=12V、内阻不计的电源.垂直于框架放有一根质量m=02kg的金属棒ab,它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B=08T.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在什么范围内时,可使金属棒静止在框架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金属框架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断开电源后一带电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A将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

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

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金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理南极、北极与地磁场的S 极、N极重合

B. 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 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

D. 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B.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C.多普勒效应是波共有的特征
D.科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来自遥远的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相比较,波长均变长,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地球而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