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宁波模拟)如图,阻值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MN和PQ 水平放置,其最右端间距d为1m,左端MP接有阻值r为4Ω的电阻,右端NQ与半径R为2m的光滑竖直半圆形绝缘导轨平滑连接;一根阻值不计的长为 L=l.2m,质量 m=0.5kg 的金属杆 ab 放在导轨的 EF 处,EF 与MP平行.在平面NQDC的左侧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B,平面NQDC的右侧空间中无磁场.现杆 ab 以初速度V0=12m/s 向右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减速运动,进入半圆形导轨后恰能通过最高位置 CD 并恰又落到 EF 位置;(g取10m/s2 ) 求:
(l)杆ab刚进入半圆形导轨时,对导轨的压力;
(2)EF到QN的距离;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分析:(1)金属杆ab恰能通过最高位置CD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经过最高点的速度.棒从NQ到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可求出棒通过NQ时的速度.棒经NQ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其向心力,由牛顿运动定律求出杆ab刚进入半圆形导轨时对导轨的压力;
(2)ab 离开半圆形导轨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下落的高度为2R和最高点的速度结合可求出EF到NQ的距离;
(3)杆 ab 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和安培力结合可求得B.
解答:解:( 1 )设杆ab刚进入半圆形导轨时速度为v1到达最高位置,速度为v2,由于恰能通过最高点,则:
mg=
mv2
R
      
得:v2=2
5
m/s     
杆ab进入半圆形导轨后,由于轨道绝缘,无感应电流,则根据机械能守恒:
1
2
m
v
2
1
-
1
2
m
v
2
2
=mg?2R    
得:v1=10m/s   
设在最低点时半圆形轨道对杆 ab 的支持力为 N
N-mg=
mv2
R
      
解得:N=30N  
( 2 )杆ab离开半圆形导轨后做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落到水平导轨上
1
2
gt2
=2R   
解得:t=
2
5
5
s   
则杆ab与NQ的水平距离 S=4m 故EF与NQ的水平距离为4m  
(3)设杆ab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有:v
 
2
1
-v
 
2
0
=2as
得:a=-5.5m/s2     
对杆刚要到达NQ位置处进行分析,由FA=BId,I=
Bdv1
r
得:
B2d2v1
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A=ma
联立解得:B=
mar
d2v1
=
1.1
T≈1.05T
答:(l)杆ab刚进入半圆形导轨时,对导轨的压力为30N;
(2)EF到QN的距离为4m;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1.05T.
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棒恰能通过最高位置CD,达到临界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临界速度.本题是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安培力的分析和计算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宁波模拟)如图所示,把四个相同的灯泡接成甲、乙两种电路后,灯泡都正常发光,且两个电路的总功率相等.则这两个电路中的U、U,R、R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宁波模拟)如图给出的是物体的运动图象,纵坐标v表示速度,横坐标t表示时间,其中哪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宁波模拟)如图所示,用绳1和绳2拴住一个小球,绳1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θ,绳2是水平的,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时,小球相对于小车仍保持静止,则绳1的拉力F1、绳2的拉力F2与小车静止时相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宁波模拟)2008年9月25日我国利用“神舟七号”飞船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送入太空,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数据可推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宁波模拟)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甲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如果陈若琳质量为 m,身高为 L,她站在离水面 H 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为 hl,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又升高了 h2 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 h3,她进入水中后重心最低可到达水面下 h4 处,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求:
(l)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
(2)求陈若琳克服水的作用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