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研究重锤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①在实验所需的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B,通过计算得到的是D.(填写代号)
A.重锤的质量
B.重锤下落的高度
C.重锤底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②在实验得到的纸带中,我们选用如图乙所示的起点O与相邻点之间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原始点,F点是第n个点.设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表达式可以用在本实验中计算F点速度vF的是C.
A.vF=g(nT )                B.vF=$\sqrt{2g{h}_{n}}$     C.vF=$\frac{{h}_{n+1}-{h}_{n-1}}{2T}$                D.vF=$\frac{{x}_{n+1}-{x}_{n}}{2T}$
③若代入图乙中所测的数据,求得$\frac{1}{2}{v}_{n}^{2}$在差范围内等于ghn(用已知量和图乙中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即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使在操作及测量无误的前提下,所求$\frac{1}{2}{v}_{n}^{2}$也一定会略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的计算值,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
④另一名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纸带,分别测量出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分别计算出各点的速度v,绘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从v2-h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9.80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则由上述方法可知,这名同学是通过观察v2-h图线是否过原点,以及判断g与g′(用相关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

分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是: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需要验证的方程是:mgh=$\frac{1}{2}$mv2,根据实验原理得到要验证的表达式,确定待测量.
该实验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不能把重物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再运用自由落体的规律求解速度,那么就不需要验证了,求速度时我们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v2-h的关系式,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解答 解:①重锤的质量可测可不测,因为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式子中都有质量,可以约去.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B:重锤下落的高度,
通过计算得到的物理量是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②A、该实验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不能把重物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再运用自由落体的规律求解速度,那么就不需要验证了,A、B都是利用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速度的,故AB错误;
C、求速度时我们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F=$\frac{EG}{2T}$=$\frac{{h}_{n+1}-{h}_{n-1}}{2T}$=$\frac{{x}_{n}+{x}_{n+1}}{2T}$,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需要验证的方程是:mgh=$\frac{1}{2}$mv2
若代入图乙中所测的数据,求得$\frac{1}{2}$vn2在误差范围内等于ghn,即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使在操作及测量无误的前提下,
由于存在空气阻力或者限位孔和纸带之间存在摩擦,所求$\frac{1}{2}$vn2也一定会略小于后者的计算值,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
(4)根据mgh=$\frac{1}{2}$mv2得:v2=2gh,
可知图线的斜率等于2g′,
则:g′=$\frac{k}{2}$.
图线的斜率为:k=$\frac{8.0-3.0}{0.415-0.16}$=19.60.,
则:g′=9.80m/s2
则由上述方法可知,这名同学是通过观察v2-h图线是否过原点,以及判断g与 g′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
故答案为:①B;    D   
②C  
③ghn;   小于 
④9.80;   g;    g′

点评 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在解决实验问题时要注意实验的原理有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数据的处理及图象的应用.
对于基础实验要从实验原理出发去理解,要亲自动手实验,深刻体会实验的具体操作,不能单凭记忆去理解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图示的保温瓶里用软木塞密封了半瓶开水,经一夜后软木塞很难取出.与刚把软木塞盖上相比,在单位时间内,保温瓶内壁单位面积上被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瓶内气体的相对湿度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B.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C.根据海森伯提出的不确定性关系可知,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D.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是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做法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呈整数倍变化的是D
A.释放小车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
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
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
D.增加相同橡皮筋的条数,使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
(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在实验中得到了若干条纸带,则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D
A.一直增大且增量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1)在如图方框中画出实验所需的原理图(电压要求从0开始可连续调节).
(2)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电珠不发光时和正常发光时相比较,正常发光时电阻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在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
(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按照图1所示装置安装好器材;
b.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c.求出C点的瞬时速度;
d.在纸带上选取起始点O和相隔较远的点C作为验证的两个状态,测量这两个点间的距离,这就是这两个状态之间重物下落的高度;
e.接通电源开关然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断开电源,从重物上取下纸带;
f.计算上述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两个状态之间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abedcf.(填步骤前序号)
(2)实验中,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该同学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测得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标在了图中(其中O点是纸带运动的起始点位置).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2.75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2.72J(取三位有效数字).某同学由以上数据认为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不确定,你判断的依据是因为实验只进行了一组数据的分析,虽基本相等,但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如下:
(1)调节A、B的位置使它们等高,并测量出它们离地的高度h.同时释放A、B,测量B离地的最大高度H.若机械能守恒,二者满足的关系式为H=$\frac{(3{m}_{1}+{m}_{2})h}{{m}_{1}+{m}_{2}}$.
(2)为了更好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滑轮的质量要轻
B.尽量减小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C.尽量减小滑轮与轴间的摩擦
D.绳子越长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城市晚上或者每逢节日,同学们往往能看到许多霓虹灯发出鲜艳绚丽的灯光,将城市装扮得异彩纷呈,赏心悦目.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其电压u=168sinωt V,把它加在激发电压、熄灭电压均为84V的霓虹灯的两端,求在半个周期内霓虹灯点亮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质量m=1.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x=lm后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t=2s停在B点,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μ=0.2,重力加速度g=l0m/s2,求:(1)撤去恒力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恒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