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厚度为D=5cm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点光源S到玻璃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L=8cm,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i=60°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1.73,求:
(1)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t1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t2之比;
(2)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侧移距离d.

分析 (1)根据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由数学知识求出光在玻璃中走过的距离.由公式v=$\frac{c}{n}$求出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再由t=$\frac{s}{v}$求解时间之比.
(2)根据几何知识求解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侧移距离d.

解答 解:(1)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为:t1=$\frac{\frac{L}{cosi}}{c}$=$\frac{L}{ccosi}$
根据折射定律得:n=$\frac{sini}{sinr}$
得:sinr=$\frac{sini}{n}$=$\frac{sin60°}{1.73}$=$\frac{1}{2}$,r=30°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v=$\frac{c}{n}$
光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为:t2=$\frac{\frac{D}{cosr}}{v}$=$\frac{nD}{ccosr}$
则得:t1:t2=Lcosr:nDcosi=(8×cos30°):(1.73×5×cos60°)=8:5  
(2)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侧移距离为:d=$\frac{D}{cosr}$sin(i-r)=$\frac{5}{cos30°}$×sin(60°-30°) cm=$\frac{5\sqrt{3}}{3}$cm
答:(1)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t1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t2之比为8:5.      
(2)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侧移距离是$\frac{5\sqrt{3}}{3}$cm.

点评 本题几何光学问题,要掌握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帮助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B平滑连接着半径r=0.40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质量m=0.50kg的小物块,从距地面h=2.7m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块滑到斜面底端B过程中,重力作的功是多少?支持力作的功是多少?动摩擦力作的功是多少?
(2)物块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
(3)物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A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关于两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距离一定在不断减小B.两物体的位移差一定是不断增大
C.两物体的速度差一直在增大D.两物体的加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1kg,mB=2kg,mC=3kg的A、B、C三金属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且BC两物块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由细线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2J,轻弹簧两端分别与金属块B和C焊接在一起,A与B靠在一起但不粘连,现烧断细线.求:
(I)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多大?
(Ⅱ)当弹簧恢复原长以后第一次出现弹性勢能最大值,该最大值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义乌市赤岸镇的“古月桥”建于宋嘉定六年,采用单拱纵联分节列砌置法建造,经测量桥拱呈五边形,五块主桥石及两边的桥基组成一个对称完美的半圆形,每块主桥石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均为30度.假定每块主桥石质地均匀重力均为G,石块间的摩擦力及主桥石外其它物体的重力忽略不计,则1、2两块主桥石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A.$\frac{3}{2}$GB.$\frac{3\sqrt{2}}{2}$GC.$\frac{3\sqrt{3}}{2}$GD.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质量为5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30°长为20m的固定斜面上时,木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改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木块,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上升4m所用的时间为2s(g取10m/s2)求:
(1)恒力F的大小;
(2)要使物体能从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F至少要作用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天体A和B组成双星系统,围绕两球心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T.天体A、B的半径之比为2:1,两天体球心之间的距离为R,且R远大于两天体的半径.忽略天体的自转,天体A、B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4:1,引力常量为G.求A天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一个圆盘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时,如果转动不是匀速的,圆盘上任意一个支点的加速度可分解为沿半径方向的向心加速度a和沿圆周的切线方向的切向加速度a,切向加速度反映该质点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用下面方法可以测量圆盘刚开始转动时其边缘上一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米尺,复写纸片,导线,电源
实验步骤:
(a)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P点上,使圆盘绕固定轴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b)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同时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开始转动,保证角速度大小均匀增加.
(c)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d)对纸带打点较好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测得AB、BC、CD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则当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圆盘上P点的切向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a=$\frac{{s}_{3}^{\;}-{s}_{2}^{\;}}{{T}_{\;}^{2}}$
P点的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a=$\frac{({s}_{2}^{\;}+{s}_{3}^{\;})_{\;}^{2}}{4R{T}_{\;}^{2}}$,其中需要补充圆盘半径R(用上述测量的已知量表达,若上述测量的已知量还不能表达,请说明表达式中需要补充测量什么物理量,在表达式中的符号和其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