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所示,两束频率不同的光束A和B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线都是OP方向.下面关于A光和B光的比较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更大
B.真空中A光的波长更长
C.A光由玻璃射向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更大
D.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更大

分析 光线在半圆形玻璃砖的底面发生折射,折射角相同,由折射定律可得出两光的折射率大小,再由公式v=$\frac{c}{n}$判断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由sinC=$\frac{1}{n}$分析临界角的大小.

解答 解:A、由图可知光从底面射出时,折射角相同,而A的入射角小于B,由折射定律可知:$\frac{1}{n}$=$\frac{sini}{sinr}$,可知,故A的折射率小于B的折射率;故A错误.
B、因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大,故A的频率小于B的频率,由c=λf知,真空中A光的波长更长;故B正确;
C、由sinC=$\frac{1}{n}$分析可知,A的临界角要大于B的临界角,故C正确;
D、由v=$\frac{c}{n}$可知,折射率越小,则光在介质中的速度越大,故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更大,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点评 当光从介质射向空气时,折射定律的表达式为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正弦的比值,不能思维定势都作为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比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F1=3N,F2=4N,F3=8N,它们彼此之间的夹角可以改变,则此物体所受合力的最大值为15 N;在这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此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射入场中,射出时粒子的动能减小了.为了使粒子射出时比射入时的动能增加,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加粒子射入时的速度
B.增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C.增加电场的电场强度
D.改变粒子的带电性质,不改变所带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是6.25m(汽车的运动时间大于2s),则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多大?
(2)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表面某一倾角为θ的山坡上以初速度v0平抛一物体,经过时间t该物体落到山坡上.
(1)求该星球的环绕速度;
(2)若在距离该星球表面高h处有一颗卫星绕着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问:卫星运行的周期是多少?(不计一切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用力F拉A、B、C三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现在中间的B物体上加一个小物体,它和中间的物体一起运动,且原拉力F不变,那么加上物体以后,两段绳中的拉力Ta将增大(增大,变小,不变),Tb将减小 (增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如图所示的照片中,花样体操运动员左右方向晃动着硬棒,彩带在棒端P的带动下形成了一列沿竖直方向传播的机械波,从类型上看该波为横波(选填“横波”或“纵波”).若运动员每秒钟来回晃动硬棒2次,则该波的周期为0.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frac{3}{2}$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物体A的动能最大
B.此时物体B的加速度为零
C.下落过程A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增加的动能
D.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frac{1}{2}$m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 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为 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frac{2d}{T^2}$
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frac{7d}{2T}$
D.能判定小球下落过程中在做匀变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