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已知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地球半径和地球自转周期,可估算出地球质量
B.根据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估算出地球质量
C.根据太阳半径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可估算出太阳质量
D.根据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可估算出太阳质量

分析 通过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结合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的半径求出地球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求出太阳的质量.

解答 解:A、根据地球的半径和地球的自转周期,无法求出地球的质量,故A错误.
B、根据$G\frac{Mm}{{R}^{2}}=mg$,得M=$\frac{g{R}^{2}}{G}$,即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故B正确.
C、由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半径未知,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无法求出太阳的质量,故C错误.
D、根据$G\frac{Mm}{{r}^{2}}=mr\frac{4{π}^{2}}{{T}^{2}}$知,已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以及地球的公转半径,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两个重要理论,并能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有一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轴线和磁场方向成30°角,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若所用导线规格不变,用下述方法中哪一种可使线圈中感应电流增加一倍?(  )
A.线圈匝数增加一倍B.线圈面积增加一倍
C.线圈半径增加一倍D.改变线圈的轴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现在的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将输电电缆(两根长输电导线,长度一般在几千米以上)埋入地下.为了找出埋在地下的电缆中一根导线由于损坏而通地的位置(如图中的C位置),可以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右边两根平行线代表电缆(终端MN用导线接通),AB是一条均匀电阻丝,长度一般在1m左右,通过移动K,观察灵敏电流表中的电流变化,在AB电阻丝上能找出一特殊位置,测出特殊位置在A(或B)的距离,通过计算可求出损坏处C与电缆始端的距离x,那么当K由A点滑至B点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  )
A.一直减小B.先减小至零然后又增大
C.先增大至某一值然后又减小D.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所示,试画出电场线的大致分布.若单位正电荷q沿任一路径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少?说明理由.正电荷q从A点移到C点,跟从B点移到C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2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的右侧不电带
B.金属球的中心的电场强度为零,球内其它地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
C.球上感应电荷在球中心处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
D.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球的右侧,球两侧的电荷将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假设脚踏板每2s转1圈,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还需要测量哪些量?请在图中用字母标注出来,并用这些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利用你家的自行车实际测量这些数据,计算前进速度的大小,然后实测自行车的速度.对比一下,差别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两个力F1和F2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若F1和F2大小不变,θ 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2)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3)如果夹角θ 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个重量为10N的物体,在15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0.5m,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粗糙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A.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都为5J
B.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都为7.5J
C.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都为1J
D.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拉力做的功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除了电场和磁场,还有引力场.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通过引力场发生作用的,地球附近的引力场叫做重力场.仿照电场强度的定义,重力场强度的表达式为g=$\frac{G}{m}$,方向是竖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