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原因是(  )
A.此时导体处于不带电的状态
B.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C.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合场强为零
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

分析 导体在点电荷附近,出现静电感应现象,导致电荷重新分布.因此在导体内部出现感应电荷的电场,该电场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只有叠加后电场为零时,电荷才不会再移动.此时导体的内部场强处处为0,这种状态叫静电平衡状态.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解答 解:导体A在电荷q的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在导体内部任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场强与电荷q产生的场强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导体的内部场强处处为0,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且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处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荷全部分布在表面.且导体是等势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70cm、70.00cm、77.70cm、85.78cm.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ABD.
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锤;C.天平;D.毫米刻度尺;E.秒表;F.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底板要竖直,两限位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通电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重物.
(3)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至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7.61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7.37 J(取三位有效数字).
(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下落时的实际加速度a=9.5m/s2,a小于g(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空气阻力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组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48V,内阻不为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路中每通过0.1C电量,铅蓄电池能把4.8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体积大的铅蓄电池比体积小的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大
C.电路中每通过0.1C电量,铅蓄电池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为4.8J
D.该铅蓄电池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球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将它们球心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其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A.$\frac{F}{2}$B.$\frac{F}{4}$C.$\frac{F}{9}$D.$\frac{F}{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动能B.C.电势能D.电场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1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D.
A.放开小车,能够下滑即可             B.轻推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下滑即可   D.轻推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图2纸带的CD部分进行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一根通有电流I的直铜棒用软导线挂在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于零而小于铜棒的重力.欲使悬线中张力为零,可采用的方法有(  )
A.适当增大电流,方向不变B.适当减小电流,并使它反向
C.电流大小、方向不变,适当增强磁场D.使原电流反向,并适当减弱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1=2500N/C,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103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有一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正电小球自O点沿与水平线成45°角以v0=4m/s的速度射入复合场中,之后小球恰好从P点进入电场强度E2=2 500N/C,方向水平向左的第二个匀强电场中.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O点到P点的距离s1
(2)带电小球经过P点的正下方Q点时与P点的距离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B.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
C.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D.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E.如图描绘的是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0℃和100℃两种情况下速率分布情况,符合统计规律的 是A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