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质点向北做直线运动,若通过前$\frac{1}{5}$位移的速度为1m/s,通过后$\frac{4}{5}$位移的速度为2m/s.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frac{5}{3}$m/s;若前$\frac{1}{5}$时间内速度为1m/s,后4/5时间内速度为2m/s,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8m/s.

分析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前$\frac{1}{5}$位移和后$\frac{4}{5}$位移的运动时间,得出全程用的时间,再利用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前$\frac{1}{5}$时间和后$\frac{4}{5}$时间的位移,得出全程的位移,再利用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设物体前$\frac{1}{5}$位移所用时间为T1′,后$\frac{4}{5}$位移用时T2′,全程位移为S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T1′=$\frac{\frac{S}{5}}{{v}_{1}}$
T2′=$\frac{\frac{4s}{5}}{{v}_{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s}{{T}_{1}^{′}+{T}_{2}^{′}}$
联立解得:$\overline{v}′=\frac{1}{\frac{\frac{1}{5}}{1}+\frac{\frac{4}{5}}{2}}=\frac{5}{3}m/s$
(2)设物体前$\frac{1}{5}$时间的位移为S1,后$\frac{4}{5}$时间的位移为S2,全程用时为T
则S1=v1 $\frac{T}{5}$
S2=v2$\frac{4T}{5}$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S}_{1}+{S}_{2}}{T}$
联立解得:$\overline{v}=\frac{\frac{1}{5}×1+\frac{4}{5}×2}{1}$=1.8m/s;
故答案为:$\frac{5}{3}$;1.8.

点评 总起来说这道题的思路不复杂,主要是考查平均速度和时间以及位移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变量太多,要细心处理.此题为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微乎其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圆周运动而可能不需要向心力
B.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所以向心力是恒定的
C.向心力的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向心力是变力
D.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辆汽车始终向东做直线运动,它先以速度v1完成全程的四分之三,再以速度v2驶完剩余路程,则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frac{{v}_{1}+{v}_{2}}{2}$B.$\frac{3{v}_{1}+{v}_{2}}{4}$C.$\frac{4{v}_{1}{v}_{2}}{{v}_{1}+3{v}_{2}}$D.$\frac{4{v}_{1}{v}_{2}}{3{v}_{1}+{v}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E.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波长会变小,速度可能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
①本实验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
②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0.18m/s,物体的加速度a=0.75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14.5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本实验利用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层的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5mL的油酸倒入盛有酒精的玻璃量杯中,盖上盖并摇动,使油酸均匀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读出该溶液的体积为N mL.
②用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空量杯中,记下当杯中溶液达到1mL时的总滴数n.
③在边长约40cm的浅盘里倒入自来水,深约2cm,将少许石膏粉均匀地轻轻撒在水面上.
④用滴管往盘中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由于酒精溶于水而油酸不溶于水,于是该滴中的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酸薄膜.
⑤将平板玻璃放在浅方盘上,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可认为已形成单分子层油酸膜.用彩笔将该单分子层油酸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
⑥取下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量出该单分子层油酸膜的面积s.
在估算油酸分子大小时,可将分子看成球形.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和符号表示,油酸分子的半径 r=$\frac{5}{2N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物体在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外力F1,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必沿着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必沿着F1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不能做直线运动,只能做曲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蝙蝠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一只蝙蝠以6.0m/s的速度垂直于墙飞行,且以f=4.5×104 Hz的频率发超声波,并经0.01秒接收到回声.若声速是340m/s,求蝙蝠发射超声波时离墙的距离及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波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