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分).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来源:Z。xx。k.Com]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来源:学科网]

在上述实验中,

(1)P点是                         的平均位置.

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

(2)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10分)(1)(3分)实验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

                 实验第二步中小球1落点。

                 实验第二步中小球2落点。

(2)(4分)

(3)(3分) 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神舟七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于北京时间26日凌晨4时零5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近地高度约200公里、远地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高度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船在完成了各项太空飞行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8日17时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落场,标志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下面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定于9月25日晚上21时10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飞船一入轨就正好对着太阳,这对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打开并正常运行是很有利的B、“神舟七号”的主要任务是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C、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是守恒的D、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宇航员在24小时内约能看到10次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0分).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在上述实验中,

(1)P点是                                                 的平均位置.

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

(2)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 题型:实验题

(10分).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在上述实验中,
(1)P点是                                                 的平均位置.
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
(2)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 题型:实验题

(10分).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在上述实验中,

(1)P点是                                                  的平均位置.

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

(2)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