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I.(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
8.469
8.469
mm.
(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
2.322
2.322
cm.

II.某实验小组要描绘一只规格为“2.5V  0.5A”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提供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量程为0~3.0V,内阻约为2kΩ)
C.电流表A(量程为O~0.6A,内阻约为l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l0Ω,额定电流1A)
(1)为完成本实验,请用笔画线当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图中有几根导线已经接好)如果电路中的所有仪器都完好,闭合开关后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为零.试判断可能是哪根导线发生了断路?请用“×”在相应的导线上标出.
(2)下表中的数据是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U/V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00 0.17 0.30 0.39 0.45 0.49
(3)如果用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3Ω的电源与该小电珠组成电路.则该小电珠的实际功率约为
0.19
0.19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Ⅰ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需要先读出固定刻度的读数,然后读出可动刻度的读数.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
Ⅱ(1)因为测量伏安特性电流、电压需从零开始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根据灯泡电阻的大小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连接好实物图.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用平滑曲线连接.
(3)作出电源的U-I图线,交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灯泡的实际电流和电压,根据P=UI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
解答:解:Ⅰ(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需要先读出固定刻度的读数,为8mm,可动刻度的读数为:46.9×0.01mm=0.469mm;总读数:8.469mm;
(2)游标卡尺的读数需要先读出固定刻度的读数,为:23mm;然后注意到游标尺为50分度,所以最小分度为0.02mm,读出游标尺的读数:0.02mm×11=0.22mm;总读数:23.22mm.
Ⅱ(1)因为电压和电流均从零开始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的电阻大约5Ω,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为零.知滑动变阻器变成限流式接法了,断路导线如图所示.
(2)由描点法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3)如果用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3Ω的电源与该小电珠组成电路,作出U=1.5-3I图线,交点横纵坐标分别为0.75V,0.25A,则P=UI=0.75×0.25W=0.1875W≈0.19W;
故答案为:I.(1)8.467~8.470(2)2.322;
II.(1)正确连线如图;  标出发生断路导线如图;
(2)画出特性曲线如图;
(3)0.19W(0.18W~0.20W).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接法的区别,电流表内外接的区别,以及知道电源U-I图线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灯泡的实际电压和电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测定阻值约为3-5Ω的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的电压表规格:量程0-3V、内阻3kΩ;电流表规格:量程0-0.6A、内阻0.1Ω;还有其他一些器材: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 如图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直径d=
6.194
6.194
mm;
(2)连好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读得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则实验中还应测出的物理量是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L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L
(用文字和字母表示);电阻率的计算表达式为ρ=
πUd2
4IL
πUd2
4IL
(用上述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Ω.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
0.182
0.182
mm;

(2)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且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量程0~100mA,内阻约5Ω);
滑动变阻器R(0~10Ω);
电源E(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开关、若干导线等.
如图2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另一端为接线柱c;当用手按下触头P时,触头P才与电阻丝接触,接触点的位置刻度可在刻度尺上读出.实验中改变触头P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I保持不变,分别测量出多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L与对应的电压U;请在图3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
(3)利用测量数据画出U-L图线,如图4所示,其中(L0,U0)是U-L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根据U-L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坐标(L0,U0)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p=
πd2U0
4IL0
πd2U0
4IL0
(用所给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如图1所示,其读数是
6.823mm
6.823mm

(2)如图2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装置图,图12-b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出的图线.
①固定斜槽轨道时应注意使
末端的切线水平
末端的切线水平

②实验过程中需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每次释放时都要注意让小球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③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及图3给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1.6
1.6
m/s.
(3)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L1、L2其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如图4所示为灯L1的U-I特性曲线.某同学为研究灯泡L2的伏安特性,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①在图4中画出灯泡L2的U-I特性曲线.
②若现将两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此时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
17.5
17.5
W.
I(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U(V) 10 25 40 50 70 90 110 140 2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种电阻丝直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则电阻丝的直径是
0.641
0.641
mm.
(2)测量某一电流表A的内阻r1.给定器材有:
A.待测电流表A(量程300μA,内阻r1约为100Ω)
B.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r2=1kΩ)
C.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1=10Ω
E.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F.电键S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块电表指针的偏转均超过量程的一半.
①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内阻r1=
UR1
Ir2
-R1
UR1
Ir2
-R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