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同一个电路中先后两次在A、B处接两个不同的电阻R1和R2,已知电阻R1>R2,若两电阻分别通过相同的电荷量q,关于两电阻在此情况下的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电源内部产生电热较多的是接电阻R1时的电路
B.电阻R1上产生的电热比电阻R2产生的电热多
C.接电阻R1和接电阻R2时电路做的总电功相等
D.电源输出功率较大的一定是接电阻R2时的电路

分析 比较两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再根据电热公式Q=I2rt和通过的电量相等即可比较出两电路内部产生的电热大小.先比较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再通过电源内部产生电热大小从而比较出外电路产生的电热.两电阻的阻值与电源的内阻关系不清楚,无法判断电源输出功率的大小.

解答 解:A、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电阻R1>R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I1<I2,电源内部产生电热Q=I2rt=qIr,可见,电源内部产生电热较多的是接电阻R2时的电路.故A错误.
B、两个电阻的电热Q=I2Rt=qIR=q(E-Ir),电阻R1>R2,I1<I2,则R1上产生的电热比R2上产生的电热多.故B正确.
C、由公式W=qE,可知,通过的电量q和电动势E都相同,所以两电源做的总功相等.故C正确.
D、两电阻的阻值与电源的内阻关系不清楚,无法判断电源输出功率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关键是将焦耳定律变形Q=I2Rt=qU,即变成电流做功的原始表达式.注意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内外电阻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物体A连接,物体A  又与一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悬挂着物体B和C,A、B、C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B和C之间的绳子,则A和B将一起振动,且它们均各在某一位置上下振动,振动过程中离开那一位置向上或向下距离相同.已知物体A质量为3m,B和C质量均为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断B和C间绳子之前,A、B、C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形变量为$\frac{mg}{k}$
B.物体A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时弹簧的形变量为$\frac{mg}{k}$
C.振动过程中,绳对物体B的最大拉力为2.8mg
D.物体A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g$\sqrt{\frac{2m}{5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正电子发射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_{8}^{15}$O注入人体,${\;}_{8}^{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γ光子而被探测器探测到后,经计算机处理即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8}^{15}$O在人体内衰变的方程式是:${\;}_{8}^{15}$O→${\;}_{7}^{15}$N+${\;}_{1}^{0}$e
B.在PET中,${\;}_{8}^{15}$O的主要用途是正常参与代谢
C.在PET中,${\;}_{8}^{15}$O注入人体参与代谢化合后半衰期会发生变化
D.用${\;}_{8}^{15}$O做为“示踪原子”是因为其半衰期短,对人体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铀238核(${\;}_{92}^{238}U$)衰变时产生的新核钍234也具有放射性,衰变方程依次为:①${\;}_{92}^{238}U$→${\;}_{90}^{234}Th$+X+γ;②${\;}_{90}^{234}Th$→${\;}_{91}^{234}Pa$+Y+γ.已知${\;}_{90}^{234}Th$的半衰期为24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①是β衰变
B.衰变①中${\;}_{90}^{234}Th$和X的结合能之和大于${\;}_{92}^{238}U$的结合能
C.粒子X形成的射线比粒子Y形成的射线的穿透能力强
D.80g的${\;}_{90}^{234}Th$经过72天后还剩10g的${\;}_{90}^{234}Th$
E.衰变②中γ射线是衰变形成的镤核(${\;}_{91}^{234}Pa$)释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C.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E.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设质量分别用m1、m2表示,且m1:m2=5:2.则可知(  )
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5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5: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frac{2}{7}$L
D.两颗恒星的公转周期相等,且可表示为2π$\sqrt{\frac{{L}^{3}}{G({m}_{1}+{m}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在某星球表面轻绳约束下的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低点与最高点所受轻绳的拉力之差为△F,假设星球是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计一切阻力.
(1)求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2)求该星球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为测量单摆的摆动周期,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某次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1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75.2s.

(2)改变摆长l,共测定了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为了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3位同学提出了3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A.从测定的6组对应值中任意选取1组,用公式g=$\frac{4{π}^{2}l}{{T}^{2}}$求出g作为测量值
B.先分别求出6个l值的平均值$\overline{l}$和6个T值的平均值$\overline{T}$,再用公式g=$\frac{4{π}^{2}\overline{i}}{\overline{T}}$求出g作为测量值
C.先用6组l和T的值,用公式g=$\frac{4{π}^{2}l}{{T}^{2}}$求出6个对应的g值,再求这6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以上3种方法中,错误的是B,其余正确方法中,偶然误差最大的是A(填入相应的字母).
(3)某同学只测量了悬点到球间摆线的长度L,测得多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如图2所示的L-T 2图线,并在图线上选取了A、B两个点,其坐标如图所示.据此可得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frac{4{π}^{2}({L}_{B}-{L}_{A})}{{{T}_{B}}^{2}-{{T}_{A}}^{2}}$.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不变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静止在底端的A点,现用大小为F=50N,方向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沿斜开始向上拉,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F,已知AB=8m,倾角θ=37°,g=10m/s2,求:
(1)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拉力和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和到达B点时拉力的瞬时功率;
(3)撤销拉力后,物体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