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电子秤的主要部件为-一个压敏电阻, 他欲自制一台电子秤,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现提供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V, 内阻很小

B.电流表④:量程为0~0.6A,内阻不计

C.电流表④:量程为0~3.0A,内阻不计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F.压敏电阻(没有压力时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

G.质量均为m的一组砝码

H.待测物体、开关、若干导线等

(1)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____,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标号)

(2)根据所选器材正确组装电路,用来描绘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图像,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为某一数值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在压敏电阻上方放一个砝码,读出________

③不断增加砝码个数以增大砝码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分别读出电流表对应的电流值I

④建立I-F坐标系,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曲线上,如图2所示

⑤将待测物体静止放在压敏电阻上,根据物体放在压敏电阻上所对应的电流值,对照I-F图像,可读出________

(3)请你结合图2分析,当1=0.3A,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B D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物体对压敏电阻的压力(或物体的重力) 1.5

【解析】

1[1]电流表和压敏电阻串联,是测量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压敏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所以电流表应选择B

1[2]由于实验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所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调节范围较大,为提高滑动变阻器的效率,要选择电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所以应选择D

2[3]由电路图可知,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在压敏电阻上方放一个砝码时,压力变化,压敏电阻值则变化,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则变化,所以应该读出电流表示数。

2[4]因为由图像I-F可知,每个压力对应着一个电流值,而电流的变化是由压敏电阻引起的,压敏电阻变化,则是由于受到压了引起的,所以,由I-F图像根据电流值可读出对应的物体对压敏电阻的压力(或物体的重力)

2[5]根据图像的对应关系,当1=0.3A,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大小为1.5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空中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的上下边缘间距为,磁感应强度为。有一长度为、宽度为、电阻为、质量为的矩形线圈紧贴磁场区域的上边缘从静止起竖直下落,当线圈的下边穿出磁场时,恰好以速率匀速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求:

1)穿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热量

2)线圈穿过整个磁场区域所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

B.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

C.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处于平衡位置

D.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朋友在玩积木时,将两个相同的方形积木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将球形积木放在两方形积木之间,截面图如图所示,接触点分别为AB。他发现当两方形积木之间的距离大到定程度时,球形积木放上后两方形积木将发生滑动。已知球形积木的质量为方形积木质量的2倍,它们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球形积木的半径为R,两方形积木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球形积木放上后,要使两方形积木不发生滑动,两方形积木之间的最远距离为(

A.B.R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电磁炮的模型,其轨道处在水平面内。已知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1Ω电阻R=4Ω;两导轨间距L1m,长度s20m,导体棒MN的电阻为4Ω,质量为2kg,导轨间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T的匀强磁场(未画出)。初始状态时导体棒静止在导轨最左端并与导轨垂直接触,若不计导轨电阻及一切摩擦,则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瞬间,通过导体棒的电流I=3A

B.导体棒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C.导体棒离开导轨时的动能为40J

D.导体棒离开导轨时的动能小于4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gg41B. gg107

C. vvD. 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研究物体在0~8秒内的运动,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4s内,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

B.物体在0~8秒内,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

C.物体在第4s末离出发点最远,速率最大

D.物体在第8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题目:

①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___cm.

②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图线t2l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设t2l图象的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其值为____m/s2 (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套在光滑水平固定直杆上,其上拴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于距离直杆3dO点,物体从A点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也为v0OAOB与水平杆的夹角大小如图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取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物体在AB两点时弹簧弹力的功率相等

C.弹簧的原长为5.5d

D.物体在A点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