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的中间部分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

(1)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CD.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
B.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然后迅速打开打点计时器
C.纸带应理顺,穿过限位孔并保持竖直
D.实验时所选重物不能太轻
(2)测s1、s2、s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frac{{s}_{1}}{2T}$
(3)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cm,s2=16.00cm,s3=8.00cm,重物(已知质量为1kg)从点2运动到点5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1.500m,势能减少量为1.568m.(重力加速度g=9.8m/s2
(4)形成第(3)问计算结果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由于阻力做功,重锤的机械能略减少.

分析 (1)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2、3)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点2的速度和点5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4)根据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解答 解:(1)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故A正确.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故B错误.
C、为了减小摩擦产生的影响,纸带应理顺,穿过限位孔并保持竖直,故C正确.
D、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重物选择质量大一些,体积小一些的,故D正确.
故选:ACD.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点2的瞬时速度${v}_{2}=\frac{{s}_{1}}{2T}$.
(3)点2的速度大小${v}_{2}=\frac{0.04}{0.04}m/s=1.0m/s$,点5的瞬时速度${v}_{5}=\frac{{s}_{3}}{2T}=\frac{0.08}{0.04}m/s=2.0m/s$,则动能的增加量$△{E}_{k}=\frac{1}{2}m{{v}_{5}}^{2}-\frac{1}{2}m{{v}_{2}}^{2}$=$\frac{1}{2}×1×(4-1)J=1.500J$.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s2=1×9.8×0.16J=1.568J.
(4)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由于阻力做功,重锤的机械能略减小.
故答案为:(1)ACD,(2)$\frac{{s}_{1}}{2T}$,(3)1.500,1.568,(4)由于阻力做功,重锤的机械能略减少.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会根据下降的高度求解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顶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底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D.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从顶端到底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轻质绝缘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0.05kg,边长为L=1m的正方形线框,线框电阻为r=1Ω,线框的下半部分空间中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经过时间t0,细线开始松弛,g=10m/s2.求:

(1)细线松弛前,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与方向;
(2)t0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b,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b=3.85mm
(2)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可表示为$v=\frac{b}{t}$.
(3)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的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EK=$\frac{(M+m){b}^{2}}{2{t}^{2}}$,系统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可表示为△Ep=$(m-\frac{M}{2})g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K=△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4)在上次实验中,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v2-d的图象如图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9.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第IV象限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T、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电场E1平行于y轴;在第Ⅲ象限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2,已知场强E1、E2的大小相等.一可视为质点、比荷为$\frac{q}{m}$=5C/kg的带正电小球,从y轴上的A(0,0.2m)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经x轴上的M(0.4m,0)点进入第Ⅳ象限,在第Ⅳ象限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从A点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及场强E1的大小;
(2)小球第一次经过y轴负半轴的坐标;
(3)小球从A点出发到第三次经过y轴负半轴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用如图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两端系着质量相等的物块A、B,物块B上放置一金属片C.铁架台上固定一金属圆环,圆环处在物块B正下方.系统静止时,金属片C与圆环间的高度差为h.由此释放,系统开始运动,当物块B穿过圆环时,金属片C被搁置在圆环上.两光电门固定在铁架台P1、P2处,通过数字计时器可测出物块B通过P1、P2这段时间.
(1)若测得P1、P2之间的距离为d,物块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则物块B刚穿过圆环后的速度v=$\frac{d}{t}$.
(2)若物块A、B的质量均为M表示,金属片C的质量用m表示,该实验中验证了下面哪个等式成立,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正确选项为C.
A.mgh=$\frac{1}{2}$Mv2            B.mgh=Mv2
C.mgh=$\frac{1}{2}$(2M+m)v2       D.mgh=$\frac{1}{2}$(M+m)v2
(3)改变物块B的初始位置,使物块B由不同的高度落下穿过圆环,记录各次高度差h以及物块B通过P1、P2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以h为纵轴,以$\frac{1}{{t}^{2}}$(填“t2”或“$\frac{1}{{t}^{2}}$”)为横轴,通过描点作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k=$\frac{(2M+m){d}^{2}}{2mg}$(用m、M、d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的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
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变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
C.电势能一直减小D.电势能一直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frac{l}{2}$处有一光滑的钉子P,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等高的位置,摆线被钉子挡住.如图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  )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突然减小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D.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某水池长25m、宽25m,水深5.4m,设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x1023mol-1,试估算水池中的水分子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