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一个高楼的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根长为l的绳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上端的重球无初速度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另一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差△t,即可根据l、△t、g得出高楼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
①从原理说明此方案是否可行及理由______.②从实际测量来看,你估计最大的困难是______
(3)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
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
上述两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_,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解:(1)①设0到A之间的距离叫x1,设A到B之间的距离叫x2,设B到C之间的距离叫x3,设C到D之间的距离叫x4,设D到E之间的距离叫x5,设E到F之间的距离叫x6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a3
代入数据解得a=2.05m/s2
②因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所以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D==1.22m/s
(2)①设楼高h,设第一个小球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小球落地时间t+△t,
对第一个落地小球列一个位移时间关系:h=gt2
对第二个落地小球列一个位移时间关系:h+L=g(t+△t)2
①②两式中含有h和t两个未知数,所以从原理上讲这个方案正确.
②从实际测量来看,最大的困难是△t太小,难以测量.
(3)方案(a),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只有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才能使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根据F=μG得:
μ=;所以要测量弹簧秤示数F和木块的重量G;
方案(b):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相对于木板滑动且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易操作;所以方案b更合理;要测量弹簧秤示数F和木块的重量G;
故答案为:
(1)a=2.05 v=1.22
(2)①可行 理由:h=gt2,h+L=g(t+△t)2,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方程可解,
②最大困难:△t的测量
(3)b,弹簧秤示数F和木块的重量G
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2、可设第一个小球下落时间为t,由自由落体的位移时间公式可表示出下落的位移,即楼的高度;在对第二个落地小球列一个位移时间关系式.
3、第一种方案要匀速,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得μ,但是匀速运动难控制;第二种方案木块保持静止,一定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后确定待测量.
点评:1、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2、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题目关键在于明确自由落体中的公式应用,一般情况下,研究由落点开始的运动列出的表达式最为简单;并且最好尝试一题多解的方法.
3、本题是探究性实验,关键明确实验原理,要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测量某电阻时,用“×10Ω”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
×1Ω
×1Ω
档(填“×1Ω”或“×100Ω”).
(2)把量程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动势E=3V.改装后,将原来电流表3mA的刻度定为电阻的“0”刻度,欧姆表的中值电阻为
1000
1000
Ω,2mA刻度处标
500
50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图1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0.70cm
0.70cm
;C点对应的速度是
0.100m/s
0.100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实际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要测量某导电材料棒的电阻.
①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倍率为×100)粗测其电阻,指针位置如图2(a)所示,其读数为
900
900
Ω.
②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其电阻:
A.电流表:量程为0-5mA-25mA,5mA内阻约为10Ω,25mA内阻约为2Ω
B.电压表:量程为0-3V-15V,3V内阻约为7.2kΩ,15V内阻约为36k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1A
D.低压直流电源:电压4V,内阻可以忽略
E.电键K,导线若干
按提供的器材,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在下面实物图2(b)上连接正确的实验电路.
③根据实验的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图2(c)所示.
请在图(c)中作出该导电材料棒的伏安特性曲线,则其阻值为
810
81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甲),则该摆摆长为
98.50
98.50
cm,秒表所示读数为
99.8
99.8
s.

(2)为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在实验中改变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l/cm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T/s 2.02 2.51 2.83 3.18 3.64 4.05
请你帮助该同学以l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得重力加速度g=
9.86
9.86
m/s2 (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1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
0.02s

②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13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0.70cm
0.70cm

③C点对应的速度是
0.100m/s
0.100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图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的读数是
0.740mm
0.740mm

(3)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3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
A
A

A、待测金属丝   B、滑动变阻器   C、电键
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
先将选择开关旋至
B
B
档(A、欧姆×100   B、直流电压10V  C、直流电流2.5mA),再将
(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0
0
E
E
E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时,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测得拉力F,再用两个弹簧拉橡皮条测得合力F'.当通过两根细绳把橡皮条拉到某一位置O时,要记录这一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细绳的方向.当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细绳套与橡皮条的结点应该拉到
 
,并记录细绳的方向.如果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如甲图和乙图,则
 
图画错了.(选填“甲”或“乙”)?
精英家教网
(2)用图装置做“研究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小盘和砝码拉动小车.实验前,应把长木板有打点计时器的一段抬高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时必须采用
 
法.即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把
 
视为小车所受到的合外力,多次改变合外力,测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多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精英家教网
(3)某同学在分析一条纸带时,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中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示出来,根据纸带求得B点对应的速度vB=
 
m/s,加速度a=
 
m/s2.(两个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