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把一根劲度系数很小的导电弹簧悬挂起来,在它上面附着一只蜻蜓的模型或标本,让弹簧的下端在自然伸长的情况下刚好跟下面容器中电解液面接触并组成如图15-1-11所示的电路,这样就制成了“蜻蜓点水”的小制作了.请自己制作并说明其道理.

图15-1-11

解析:当开关闭合后,弹簧中有电流通过.任意相邻两圈弹簧都是同向平行电流.弹簧间由于相互吸引而离开电解液面.当离开水银面后,电路被切断,相互吸引作用消失,弹簧又恢复原长与电解液接触,电路又接通,弹簧再次收缩……这样就出现了蜻蜓点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竖直
竖直
状态.
②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
4
4
cm,劲度系数k=
50
50
N/m.
③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10
10
cm.
Ⅱ.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小组将盐水柱作为纯电阻,粗测其电阻约为几千欧.现采用伏安法测盐水柱的电阻,有如下实验器材可供选择:
A.直流电源:电动势12V,内阻很小,额定电流1A;
B.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约10Ω;C.电流表A2:量程0~600mA,内阻约0.5Ω;
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15Ω;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Ω;G.开关.导线等
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选用的电流表是
A
 
1
A
 
1
(填“A1”或“A2”),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R
 
2
R
 
2
(填“R1”或“R2”).
(2)根据所选的器材在题给的方框内(图1)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3)握住乳胶管两端把它均匀拉长,多次实验测得盐水柱长度L,电阻R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长度L(c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电阻R(kΩ) 1.3 2.1 3.0 4.1 5.3 6.7
为了研究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该小组用纵坐标表示电阻R,作出了如图(图2)所示的图线,你认为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
L
2
 
L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1)一轻弹簧原长为10cm,把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重为0.5N的钩码,静止时它的长度为1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现有一个带有半径为14cm的
14
光滑圆弧的物块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半径OA水平,OB竖直,如图1所示;将上述轻弹簧的一端拴在A点,另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发现小球静止在圆弧上的P点,且∠BOP=30°,则小球重为
 
N.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②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带套的细线.细线和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
③在纸面离O点比橡皮筋略长的距离上标出A点;
④用两个弹簧秤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绳套,把结点拉至A点,如图2所示,记下此时两力F1和F2的方向和大小;
⑤改用一个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绳套,仍把结点拉至A点,
 

⑥拆下弹簧秤和橡皮筋;
⑦在A点按同一标度,作F1、F2、F三个力的图示;
 

⑨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并得出结论.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小,均可以忽略不计.闭合电键S后,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中的直线a、b所示.
精英家教网
①将实物图中未连接的部分元件,按电路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根据U-I图象中坐标轴表示的数据,可求出电源电动势E=
 
,内电阻r=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把一根劲度系数很小的导电弹簧悬挂起来,在它上面附着一只蜻蜓的模型或标本,让弹簧的下端在自然伸长的情况下刚好跟下面容器中电解液面接触并组成如图15-1-11所示的电路,这样就制成了“蜻蜓点水”的小制作了.请自己制作并说明其道理.

图15-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把一根劲度系数很小的导电弹簧悬挂起来,在它上面附着一只蜻蜓的模型或标本,让弹簧的下端在自然伸长的情况下刚好跟下面容器中电解液面接触并组成如图5-1-7所示的电路,这样就制成了“蜻蜓点水”的小制作了.请自己制作并说明其道理.

5-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