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金属环P位于螺线管Q正中位置(如图),两者轴线重合.当Q内电流减弱时,发生的情况是(  )
A.P、Q内电流同向,P有缩小趋势B.P、Q内电流反向,P有扩张趋势
C.P、Q内电流同向,P有扩张趋势D.P、Q内电流反向,P有缩小趋势

分析 线圈中电流I减小,螺线管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减弱,应用楞次定律阻碍磁通量变化,从而根据安培定则可分析电流方向;同时根据楞次定律分析P环的运动趋势.

解答 解:当线圈中通过的电流逐渐变小时,电流产生的磁场逐渐变弱,故穿过P环的磁通量变小,为阻碍磁通量变小,环P有收缩的趋势;同时为了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线圈中的磁场与螺线管内部磁场相同,则由安培定则可知,P、Q内电流同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要注意不但可以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电流的方向,也可以直接利用楞次定律判断运动情况,即利用“来拒去留”分析阻碍作用;本题中要注意将螺线管看作条形磁铁处理,明确圆环P中包含内外磁感线,当圆环扩张时,外部磁感线增多,则总磁通量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在水平面上放着两个木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mb,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木块之间连接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原长为L.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伸长量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弹簧对a物体的弹力小于对b物体的弹力
B.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为F-μmbg
C.b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D.a、b之间的距离为L+$\frac{μma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7°,斜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点距B点d=7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6.5N作用,经时间t=2s后撤去该力,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37°=0.6,求:

(1)撤去拉力F后,物体经过多长时间经过B点?
(2)物体最后停下的位置距B点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为多少?若在运动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求升降机的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为多大的重物?(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有一质量为0.1kg的小铁块,它离纸带的右端距离为0.5m,铁块与纸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现用力向左以2m/s2的加速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不计铁块大小,铁块不滚动,取g=10m/s2)则,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需要1s;铁块从纸带上掉下来时的动能为0.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的电路中,R1=6Ω,R2=R3=3Ω,R4=R5=15Ω,C=0.2μF,电源电动势E=90V,内阻忽略不计.
(1)仅闭合S1,当b点接地时,m点与n点的电势各是多少伏?
(2)再闭合S2,当S2刚闭合的瞬间,通过R5的电流向什么方向?
(3)S1、S2均闭合,待电路的状态稳定之后,仅将S1断开,求S1断开后通过电阻R1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质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体上,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1.0.(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轻绳PB拉力FB的大小;
(2)木块受斜面弹力FN和摩擦力Ff大小.
(3)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将一正电荷从电场线上的a点移到b点,电势φa=10V,φb=5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电场线方向由a指向bD.正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A灯与B灯均发光,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下滑动一段后,电流表A1、A2读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I1、△I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灯变暗B.B灯变亮C.I1、I2都变小D.△I1<△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