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是定性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的装置,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与静电计相连,B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若充电后保持电容器带电量不变,试指出下图所示的情况下,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化情况.

(1)正对面积减小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变大(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板间距离增大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变大(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

分析 静电计测定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板间的电势差越大,指针偏转角越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frac{εS}{4πkd}$和定义式C=$\frac{Q}{U}$结合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正对面积减小时,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frac{εS}{4πkd}$,可知电容C减小,而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frac{Q}{U}$得知,电容器板间电压增大,所以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
(2)板间距离增大时,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frac{εS}{4πkd}$,可知电容C减小,而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frac{Q}{U}$得知,电容器板间电压增大,所以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
(3)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
故答案为:(1)变大;(2)变大;(3)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点评 对于电容器的动态变化分析问题,抓住电容器的电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电容的两个公式:电容的决定式C=$\frac{εS}{4πkd}$和定义式C=$\frac{Q}{U}$,结合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v2-v02),填入下表:
点迹s/m△v2/m2•s2
O//
11.600.04
23.600.09
36.000.15
47.000.18
59.200.23

请以△v2为纵坐标,以s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v2-s图象.若测出小车A质量为0.2kg,结合图象可求处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0.2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平行板相距10cm,板间有A、B两点相距 4cm,现将一带电量q=-3×10-4c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7.2×10-3J的正功,则A、B两点的电势差UAB=-24V;两金属板间电场强度大小E=1200V/m,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1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一个绝缘圆环,当它的$\frac{1}{4}$部分均匀带电且电荷量为+q时,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使半圆ABC均匀带电+2q,而另一半圆ADC不带电,则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
A.$\sqrt{2}$E,方向由O指向DB.4E,方向由O指向C
C.2E,方向由O指向在D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①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3.80N.
②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图示(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③图乙中理论上与F1、F2效果相同的力是F′(填“F”或“F′”).
④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F′(填“F”或“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可看作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用绝缘细线悬挂后,因静电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θ1和θ2,且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若θ1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q1一定等于q2B.m1一定等于m2
C.一定满足$\frac{{q}_{1}}{{m}_{1}}$=$\frac{{q}_{2}}{{m}_{2}}$D.必须同时满足m1=m2,q1=q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所以t=30s时,两车相遇
D.由于乙在t=10 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2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
A.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frac{{v}_{1}+{v}_{2}}{2}$
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sqrt{\frac{{{v}_{1}}^{2}+{{v}_{2}}^{2}}{2}}$
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frac{{v}_{1}+{v}_{2}}{2}$
D.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frac{{v}_{1}+{v}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有动量,即光具有粒子性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