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1)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D.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C.实验时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钩码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2)如图2所示,是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①计数点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是5.80 cm;
②由纸带可以计算,计数点D对应时刻小车的速度大小υD=1.18m/s,小车的加速度是2.00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在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关系时,某同学得到了7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相应的7个点(图3中打×的位置).
①请在图3坐标纸上作出a-$\frac{1}{m}$的关系图象;
②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合外力不变时,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

分析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求小车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挂任何东西.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即:mgsinθ=μmgcosθ,可以约掉m,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操作过程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小车的加速度应根据打出的纸带求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结论.

解答 解:(1)A、实验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故A正确;
B、每次小车不需要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故B错误;
C、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故C错误;
D、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整体的加速度为a,绳上的拉力为F,则:
对小车有:F=Ma;
对钩码有:mg-F=ma,即:mg=(M+m)a;
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要求: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样两者才能近似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2)①按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因此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为:5.80cm.
②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D=$\frac{0.1079+0.1282}{0.2}$=1.18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frac{0.1481+0.1282+0.1079-0.088-0.0682-0.0480}{0.09}$=2.00m/s2
(3)①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②根据图象可知,当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故答案为:(1)AD; 
(2)①5.80;②1.18;2.00;  
(3)①如图; ②合外力不变时,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

点评 该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知道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即可正确解题;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或过平衡摩擦力,小车受到的合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
要求同学们能根据作差法求纸带的加速度,会根据描点法作图,注意离图象较远的点直接舍去,能根据图象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则(  )
A.两板带电量一定,电容变小,质点向上运动
B.两板带电量一定,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
C.两板间电压一定,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
D.两板间电压一定,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细线与桌面平行.将木块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直到木块开始运动,记下木块运动后弹簧秤的示数F,通过纸带求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将木块放回原处,向沙桶中添加适量细沙,释放木块…获取多组a、F数据.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小车
B.通过缓慢添加细沙,可以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两个a-F图象如图2所示,正确的是B;由图象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F0;若要作出木块的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需要对图象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横坐标F应该等于2F-2F0(用F、F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火车提速后交通运输能力大为改善,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下列关于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的高度差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间的侧压力
B.因列车转弯有向内侧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到
C.铁路建成后转弯处的速度也就约定为某个特定值,再提速时需要外轨提供侧压力
D.只要机车的性能提高了,火车以较高速度在弯道上行驶时不会损坏铁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合外力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通过改变光电门的位置和悬挂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已知将此装置平衡摩擦后,小车总是由同一位置自由释放,小车上方固定一宽度为d的挡光板.
①下列关于操作中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调整轨道的倾角至合适位置的标志是:悬挂物连带小车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实验时,使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就可以近似认为悬挂物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拉力
C.实验时,务必先接通光电门,待其正常工作后,再释放小车
D.多次实验时,一定要让小车由静止释放
②本小组同学在实验中有不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说法是BD.
A.甲同学把小车的末速度(v)作为横坐标,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作为纵坐标,人为画出该图线后再分析得出结论
B.乙同学保持悬挂物的质量不变,以小车的位移(x)作为纵坐标,以小车的末速度的平方(v2)作为横坐标,人为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C.丙同学保持小车的位移不变,以悬挂物的质量(m′)为纵坐标,以小车的末速度的倒数($\frac{1}{v}$)作为横坐标,人为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D.丁同学保持小车的位移不变,以悬挂物的质量(m′)为纵坐标,以小车和悬挂物的获得的总动能$\frac{1}{2}$(m+m′v2)作为横坐标,人为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③戊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他把小车和悬挂物作为研究对象,悬挂物的重力作为合力,计算出的结果始终是:悬挂物重力做的功小于小车和悬挂物整体动能的增量,即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你认为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小车前端到光电门的感光点之间的距离x小于小车从开始运动到挡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感光点获得瞬时速度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质量为0.6kg的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当物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18J,机械能减少了3J.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1m/s2
B.物体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9m/s2
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D.物体返回抛出点时的动能为8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frac{△x}{△t}$,当△t→0时,$\frac{△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B.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不能说成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电量成反比
C.奥斯特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启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如果想利用$\frac{1}{2}m{v^2}$=mgh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
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
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D.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2)在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2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2.28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2.26J.(取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