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块B在运动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 |
B. | 物块B在A板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不变 | |
C. | 由以上数据可知物块B与木板A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 | |
D. | 物块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2m/s |
分析 分析B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方向,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根据v-t图象的斜率求出B的竖直分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B的水平分加速度,从而判断其加速度是否变化,并求得物块B与木板A之间动摩擦因数.由速度的合成求物块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
解答 解:A、物块B与木板A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块B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所以物块B在运动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故A正确.
B、根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B竖直分加速度大小不变,均为 a竖直=$\frac{10}{2.5}$=4m/s2=定值.
水平方向:物块B在0-5s内做匀加速运动,在5-10s内做匀减速运动,两段时间内位移相等,由x=$\frac{1}{2}a{t}^{2}$知,两段时间内水平分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物块B在A板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 a=$\sqrt{{a}_{竖直}^{2}+{a}_{水平}^{2}}$=定值.故B正确.
C、在0-5s内,设A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N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N1=ma竖直
得 N1=mg-ma竖直
对A,有 F-μN1=ma水平,得 a水平=$\frac{F}{m}$-μ(g-a竖直).
同理,有5-10s内,有 a水平=μ(g+a竖直)-$\frac{F}{m}$.
联立得 $\frac{F}{m}$-μ(g-a竖直)=μ(g+a竖直)-$\frac{F}{m}$.
代入数据得 $\frac{2}{1}$-μ(10-4)=μ(10+4)-$\frac{2}{1}$
解得 μ=0.2,故C正确.
D、设物块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大的水平速度为v′.则有 L=$\frac{v′}{2}$t,得 v′=$\frac{2L}{t}$=$\frac{2×10}{10}$=2m/s,此时B竖直分速度为10m/s,所以物块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大于2m/s.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交分解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要注意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运用,正确分析物体何时速度最大.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 | |
B. | 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并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 |
C.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 |
D. |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的原子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b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1 | B. | a、b的动能之比为127:4 | ||
C. | a、b的运动半径之比为2:51 | D. | a、b的周期之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它们的运行周期都是24小时 | B. | 它们的到地球表面的距离是确定的 | ||
C. | 它们都以7.9km/s做圆周运动 | D. |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地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m/s2 | B. | 10m/s2 | C. | -50m/s2 | D. | 5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