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某同学利用多频率电火花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先调整电火花计时器的放电频率为 50Hz,再接通电源,使它工作起来,然后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自由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点迹,如图1所示,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1=6.04cm,s2=6.43cm,s3=6.81cm,s4=7.20cm.(以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由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重锤经0,2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0=2.93m/s,v2=3.31m/s.
(2)根据这条纸带在如图2的坐标中作出速度图象,并利用此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是9.43m/s2
(3)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AB
A、重锤下落时受到了空气阻力     
B、电源频率略变大了
C、电源频率略变小了.

分析 (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结合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运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
(2)根据各点的速度作出速度时间图线,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
(3)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公认值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阻力的影响,也可能是电源的频率略大了,导致周期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

解答 解:(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_{1}=\frac{{s}_{1}+{s}_{2}}{2T}=\frac{(6.04+6.43)×1{0}^{-2}}{0.04}$m/s=3.12m/s,${v}_{2}=\frac{{s}_{2}+{s}_{3}}{2T}=\frac{(6.43+6.81)×1{0}^{-2}}{0.04}$m/s=3.31m/s,${v}_{3}=\frac{{s}_{3}+{s}_{4}}{2T}=\frac{(6.81+7.20)×1{0}^{-2}}{0.04}$m/s=3.50m/s,
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frac{{s}_{3}+{s}_{4}-{s}_{1}-{s}_{2}}{4{T}^{2}}$=$\frac{(6.81+7.20-6.04-6.43)×1{0}^{-2}}{4×0.0{2}^{2}}$m/s2=9.625m/s2
则v0=v1-aT=3.12-9.625×0.02m/ss=2.93m/s.
(2)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frac{△v}{△t}=\frac{3.50-3.00}{0.06-0.007}≈9.43m/{s}^{2}$.
(3)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重锤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
也可能是频率略大,周期测量值偏大,导致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A、B正确,C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1)2.93  3.31  (2)如图所示,9.43,(3)A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根据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和橡皮条做共点力合成实验,最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
(1)在图上标出的F1、F2、F和F′四个力中,力F'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比较力F与力F′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这就验证了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某同学对此实验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CD
A.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B.用两个测力计拉线时,橡皮条应沿两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C.拉橡皮条的线要长一些,用以标记同一细线方向的两点要相距远些
D.拉橡皮条时,细线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
E.在用一个测力计和同时用两个测力计拉线时,只需这两次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就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x}_{2}\sqrt{\frac{g}{2H}}$.(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BCD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1)纸带的左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B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p=1.88  J,该所取点的速度大小为1.93m/s;(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器材安装如图甲:

(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及不妥之处(至少写出两处)
①使用的是直流电源,②没有从上方提着纸带,而是用手托着重物.
(2)改进实验中错误及不妥之处后,打出如图乙所示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所给数据,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2.2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选用两个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重物a和b进行实验测得几组数据,画出$\frac{{v}^{2}}{2}$-h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出图线的斜率k,由图象可知a的质量m1大于b的质量m2(选填“大于”或“小于”).
(4)实验结果发现动能增量总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B.数据处理时出现计算错误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甲,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正三角形金属线框,匝数n=20,总电阻R=2.5Ω,边长L=0.3m,处在两个半径均为r=$\frac{L}{3}$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中.线框顶点与右侧圆中心重合,线框底边中点与左侧圆中心重合.磁感应强度B1垂直水平面向外,大小不变;B2垂直水平面向里,大小随时间变化,B1、B2的值如图乙所示.(π取3)(  )
A.t=0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0.1Wb
B.通过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C.在t=0.6s内通过线框中的电量为0.12C
D.经过t=0.6s线框中产生的热量为0.0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s时刻,这列波刚好传到Q点,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求波峰第二次传到Q点的时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在x<0的区域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frac{q{B}^{2}d}{m}$,在x>0的区域Ⅰ、Ⅱ中存在磁感应强度等大反向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Ⅰ的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现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x轴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粒子重力.求:
(1)在x轴负半轴上由静止释放的粒子的释放位置坐标满足什么条件时,粒子不能到达磁场区域Ⅱ;
(2)在(1)中恰好不能到达磁场区域Ⅱ的粒子,从释放到第二次经过y轴运动的时间;
(3)在坐标(-$\frac{2}{3}$d,0)处释放的粒子从释放至第n次回到出发点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在t0时刻、乙在4t0时刻反向运动
B.甲、乙两物体匀减速时,甲比乙减速得快
C.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之比为2:1
D.在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之比a1:a2=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