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amb,两球在t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8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8
A.mamb
B.mamb?
C.ma=mb
D.无法判断
B?
由图象分析得:整个碰撞过程是运动的,a球去碰撞静止的b球,而碰撞后a球反向运动,b球向前运动,所以b球获得的动量超过原来a球的动量,由动能与动量的数值关系如果是ma>mb,则b球的动能将会大于原来甲物体的动能所以违背了能量守恒,一定是ma<mb,所以ACD三个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6-1-7(甲),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下落的速度大小为,如图(乙)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   )
A.         B.     

图6-1-7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动量分别为5kg?m/s和6kg?m/s的小球A、B沿光滑平面上的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若已知碰撞后A的动量减小了2kg?m/s,而方向不变,那么A、B质量之比的可能范围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质量为m1="10" 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以v1="30" m/s的速率向右运动,恰好遇上质量为m2="50" g,速度v2="10" m/s向左运动的另一小球并发生正碰,如图16-4-5所示,碰撞后小球m2恰好停止运动,求碰撞后小球m1的速度是多大?

图16-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16-4-5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有(   )

图16-4-5
A.A、B系统动量守恒                             B.A、B、C系统动量守恒
C.小车向左运动                                  D.小车向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1-3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可视为质点,置于质量也为m的木盒内,木盒底面水平,长l="0.8" m,木块与木盒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盒放在光滑的地面上,木块Av0="5" m/s的初速度从木盒左边开始沿木盒底面向右运动,木盒原静止.当木块与木盒发生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且不计碰撞时间,取g="10" m/s2.问:
小题1:木块与木盒无相对运动时,木块停在木盒右边多远的地方?
小题2:在上述过程中,木盒与木块的运动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右端与平板车D的上表面平齐,D的质量为M=3.0 kg,车长L=1.08 m,滑块A、B、C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开始时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两滑块不相连),B、C均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以初速度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A与B碰撞过程中滑块C的速度仍为零。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滑上平板车。已知滑块C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滑块C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2)求滑块B、C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为多少?
(3)若只改变轻弹簧的形变量,其它条件都不变,要使滑块C从平板车上滑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ab两个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a球的质量ma=1kg,则b球的质量mb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一直线发生正碰,作用前A的动量为10kg.m/s,B处于静止状态。碰撞后,A球动量为-10 kg.m/s,则作用后B球的动量为(        )
A.20 kg·m/s                      B.10 kg·m/s
C.-20 kg·m/s                      D.-30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