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①图2是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0.496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CD.(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m}_{3}g-{(m}_{2}+{m}_{3})a}{{m}_{2}g}$(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 ①利用逐差法△x=aT2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由此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以求出摩擦系数的表达式.

解答 解:①电源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
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
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可知:加速度a=$\frac{{x}_{6}-{x}_{3}}{3{t}^{2}}$=$\frac{0.0388-0.0240}{3×0.{1}^{2}}$≈0.496m/s2
②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3g-f=(m2+m3)a,滑动摩擦力:f=m2gμ,
解得:μ=$\frac{{m}_{3}g-{(m}_{2}+{m}_{3})a}{{m}_{2}g}$,要测动摩擦因数μ,
需要测出:滑块的质量m2 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故选:CD;
③由②可知,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frac{{m}_{3}g-{(m}_{2}+{m}_{3})a}{{m}_{2}g}$;
故答案为:①0.495~0.497; ②CD;③$\frac{{m}_{3}g-{(m}_{2}+{m}_{3})a}{{m}_{2}g}$,偏大.

点评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熟练应用所学基本规律解决实验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分布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O点是cd边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沿纸面以垂直于cd边的速度射入正方形内,仅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0刚好从c点射出磁场.现设法使该带电粒子从O点沿纸面内与Od成30°的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率射入正方形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frac{5}{3}$t0,则它一定是从cd边射出磁场
B.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frac{1}{2}$t0,则它一定是从ad边射出磁场
C.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frac{1}{4}$t0,则它一定是从ab边射出磁场
D.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t0,则它一定是从bc边射出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力F保持不变B.斜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一定变大
C.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除图中所给器材外还要用到刻度尺与天平.
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画出的a-$\frac{1}{M}$关系图象一定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C.如果将长木板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之后,还可以用此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
D.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保证小车在不挂砝码时能够匀速下滑.
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2.45m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2.4m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2.45mm
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2.450mm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甲同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球A、B质量分别为m、3m(β为待定系数).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Ⅰ)第一次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各为多少?
(Ⅱ)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并讨论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n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他以O点为圆心,以10.00cm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的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1.5,该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0<x≤a的区域中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1;x>a的区域中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原点O处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带正电的粒子,沿着x轴方向以不同的速率经小孔射入磁场,且速率最大的粒子在0<x≤a区域内运动的时候转过的圆心角为60°,它最终从x轴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粒子重力,求:
(1)从y轴离开磁场的粒子,在y轴上的出射点到O点的最大距离;
(2)x>a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2
(3)在x>a区域中所有粒子轨迹的最高点的y坐标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某电子元件的电阻,某实验小组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很小,因此需选择“×100(填“×1”或“×100”)倍率的电阻挡,并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若多用表中的电池旧了,用它测得的电阻值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若用多用表测得该元件的电阻大约为1 500Ω,现在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其电阻,有以下器材:
A.待测元件Rx(阻值约为1500Ω);
B.电流表(量程5mA,内阻约5Ω);
C.电阻箱(9999.9Ω,0.02A);
D.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20V,内阻约0.5Ω);
E.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小组有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在闭合S前,先把R调至最大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然后把K打到1,调节R,当其阻值为R1时,电流表示数为I0,再把K打到2,调节R,当其阻值为R2时,电流表示数为I0,则Rx=R2-R1(用实验中获得的物理量来表示).
(3)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G,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一位同学不小心做实验时误将两只表串起来连接在一闭合电路中,接通电路后两只表的指针可能出现下列哪种现象C
A.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电压表的指针不偏转
B.两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
C.两表指针都偏转,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比电流表大得多
D.两表指针都偏转,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比电压表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选项描述了当氢原子跃迁时的情况,其中跃迁过程辐射出光子、且光子的波长最长的是(  )
A.从n=3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B.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
C.从n=1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D.从n=2的能级向n=4的能级跃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