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它受到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上的25N的拉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m/s2,(已知sin 53°=0.8,cos 53°=0.6)问:
(1)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等于多少?
(2)当拉力改为沿水平方向50N时,2s内物体的位移多大?

分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抓住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抓住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结合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位移.

解答 解:(1)由题意知,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cos 53°=Ff1
FN+F1sin 53°=mg    ②
Ff1=μFN
由①②③式得:
μ=$\frac{F1cos53°}{mg-F1sin53°}$=$\frac{25×0.6}{5×10-25×0.8}$=0.5
(2)当拉力F2=50 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μmg=ma
得:a=5 m/s2
2s内位移x=$\frac{1}{2}$at2
代入数据得:x=10 m.
答:(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2)当拉力改为沿水平方向50N时,2s末物体的位移为10m.

点评 本题考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属于已知受力求运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传送带L=8m,物体m=10kg以v0=10m/s水平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μ=0.6,物体可视为质点,g=10m/s2.求:
(1)若传送带静止,物体从传送带左端A滑到右端B所需时间;
(2)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物体从A→B所需时间;
(3)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物体是否能从传送带A端滑至B端?如不能说明理由.如能,计算所经历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右侧栓有一细线,跨过固定在桌面边缘的滑轮与重物连接.实验时,木块在重物牵引下向右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右滑.在运动过程中木块始终碰不到滑轮.已知木块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AB.
A.重物距地面的高度h
B.木块在桌面上滑行的总距离x
C.重物下落的时间t
(2)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测量的滑动摩擦因数μ=$\frac{mh}{(M+m)x-mh}$.
(3)木块运动过程中,由于滑轮与轴间摩擦及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的影响,将导致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与实际动摩擦因数相比,其值将偏大(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C.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近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刻后介质中P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0.2S,Q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1s,已知t=0时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则:
(1)波的传播周期为多少秒?传播速度是多大?
(2)写出质点P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的振动方程;
(3)从t=0时刻算起经过多长时间质点Q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同时总结出很多物理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涉及了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力和惯性
B.瞬时速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伽利略建立的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牛顿总结牛顿第二定律时采用了“等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质量m=10kg的物体受到F=20N的合力的作用,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
A.0.5m/s2B.2m/s2C.20m/s2D.20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在原线圈两端接通交流电源,则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U1:U2=10:1,原、副线圈内的电流之比I1:I2=1:10,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之比为1:1,变压器输入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