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分析 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肥皂泡是彩色的,是由于光线在肥皂膜的表面发生干涉造成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由于波长太小,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同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解答 解:A、干涉是波具有的特性,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所以A正确;
B、β粒子在云室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做的是圆周运动,与波动性无关,所以B错误;
C、可以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说明中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所以C正确;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电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所以D正确;
E、光电效应实验,说明的是能够从金属中打出光电子,说明的是光的粒子性,所以E错误;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有时波动性明显,有时粒子性明显.明确各种物理现象的实质和原理才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m的甲、乙两个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30HzB.波长是3mC.波速是1m/sD.周期是0.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质量为$\frac{m}{2}$的均匀长方体木块,边长分别是a和b,平卧在水平地面上,现把它竖起来,人至少要对它做功为$\frac{mgb}{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nb,则(  )
A.λa<λb,na>nbB.λa>λb,na<nbC.λa<λb,na<nbD.λa>λb,na>n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overlin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两滑块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的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2v0,方向向右,滑块B的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  )
A.A和B都向左运动B.A和B都向右运动
C.A静止,B向右运动D.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  )
A.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B.其动能一定保持不变
C.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D.其重力势能、动能一定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P、Q为可视为点电荷的带电物体,电性相同,倾角为θ=30°的斜面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物体P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当物体Q放在与P等高(PQ连线水平)且与物体P相距为r的右侧位置时,P静止且不受摩擦力,现保持Q与P的距离r不变,将物体Q顺时针缓慢转过α角度(α=60°),整个过程斜面和P始终静止,则在Q旋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物体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B.斜面给物体P的作用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C.物体P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到0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断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
C.一个氘核(${\;}_{1}^{2}$H)与一个氚核(${\;}_{1}^{3}$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_{2}^{4}$He)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D.只要有核反应发生,就一定会释放出核能
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