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先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再由几何知识求解光线在透明体内的路程s.光线在透明体的速度为v=$\frac{c}{n}$,通过的时间为t=$\frac{s}{v}$.
解答 解:设此透明物体的临界角为C,则有:sinC=$\frac{1}{n}$=$\frac{1}{\sqrt{2}}$,所以C=45°
当入射角为i=45°时,由折射定律得:
n=$\frac{sini}{sinr}$,得折射角:α=30°,
由几何知识知,光线折射后射到圆弧上的C点时,入射角等于60°,大于临界角,将发生全反射,同理在D点也发生全反射,从B点射出.
光在透明体内通过的总路程为:s=3R
在透明体内的速度为:v=$\frac{c}{n}$
经历的时间为:t=$\frac{s}{v}$=$\frac{3nR}{c}$=$\frac{3\sqrt{2}R}{c}$
答:该光线从进入透明体到第一次离开透明体时,共经历的时间为$\frac{3\sqrt{2}R}{c}$.
点评 画出光路图是基础,判断能否发生全反射是关键.运用几何知识求出光线在透明体通过的总路程.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导线通电后,其下方的小磁针偏转 | |
B. | ![]() 通电导线AB在磁场中运动 | |
C. | ![]() 金属杆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 |
D. | ![]()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A到O,a光的传播时间等于b光的传播时间 | |
B. | 若发光点A不变而入射点O向左移,则b光可能发生全反射 | |
C. | 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
D. | 若a光是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的光,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6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的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 |
B. | 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 |
C. | 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
D. | 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 | B. | -Q | C. | -$\frac{{R}_{1}}{{R}_{2}}$Q | D. | $\frac{{R}_{1}}{{R}_{2}-2{R}_{1}}$Q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0:36:225 | B. | 40:9:75 | C. | 9:4:25 | D. | 3: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 B. | 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 ||
C. |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的冲量相同 | D. | 两物体落地前动量变化率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