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长为L的平直轨道AB与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尺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BCD的直径BD与水平轨道AB垂直.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平轨道的A端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拉力.又沿半圆形轨道运动,并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通过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通过半圆形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水平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分析 (1)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可知此时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滑块通过D点的速度
(2)从B到D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第一问的结果可得B点的速度;
(3)由动能定理进行分析即可求得拉力所做的功.

解答 解:(1)设滑块恰好通过最高点D的速度为v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rac{{mv}_{D}^{2}}{R}$
解得:${v}_{D}=\sqrt{gR}$
(2)滑块自B点到D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设滑块在B点的速度为vB,则有:
$\frac{1}{2}$${mv}_{B}^{2}$=$\frac{1}{{2}_{\;}^{\;}}$${mv}_{D}^{2}+2mgR$
设物块在B点所受到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N-mg=m$\frac{{v}_{B}^{2}}{R}$
解得:FN=6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求求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mg;
(3)由动能定理可知:
W-μmgL=$\frac{1}{2}$${mv}_{B}^{2}$
解得:W=$\frac{5}{2}$mgR+μmgL
答:(1)物块通过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大小为$\sqrt{gR}$
(2)物块通过半圆形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mg;
(3)水平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frac{5}{2}$mgR+μmgL

点评 ①物体恰好通过D点是本题的突破口,这一点要注意把握;
②题目要求滑块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而根据物体在B点的运动情况所求的是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故运动别忘记“由牛顿第三定律求解滑块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值电阻R0的大小、电源电动势E的大小和内电阻r的大小.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使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甲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乙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两人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

(1)根据两人描绘的图线,可知BD
A.图线甲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画出来的
B.图线甲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画出来的
C.图线乙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画出来的
D.图线乙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画出来的
(2)由图b中两图线的交点可以判断出的物理量与物理含义是BC
A.此状态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右端
B.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此状态下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
D.此状态下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3)根据图b,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2.0Ω,电源电动势E=1.5V,内电阻r=1.0Ω.
(4)若上述电路中少了一个电压表,仍可用一个电路同时测电阻R0阻值和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及内阻.请你在图c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和E、r、R0三个物理量的计算式.
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短路,测得两电表读数为U1、I1
③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不短路,测得两电表读数为U2、I2
④整理器材,数据处理.
计算公式:E=$\frac{{{{{U}_{2}I}_{1}-U}_{1}I}_{2}}{{{I}_{1}-I}_{2}}$r=$\frac{{{U}_{2}-U}_{1}}{{{I}_{1}-I}_{2}}$R0=$\frac{{U}_{1}}{{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测量电流表A的内阻(量程为50mA,内阻约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直流电压表V(0~3V,内阻约6KΩ)
B.定值电阻R1(5.0Ω~1A)
C.定值电阻R2(50.0Ω~0.1A)
D.滑动变阻器R(0~5Ω2A)
E.直流电源E(3V,内阻很小)
F.导线、电键若干

(1)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用R2(选填“R1”或“R2”);
(2)在图1中虚线框内将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完整;
(3)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7组对应的数据(见表):
次数1234567
U/V0.801.181.681.781.982.362.70
I/mA14.020.024.030.024.040.046.0
请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描点作出U-I图线.由图象可知,表中第3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此电流表的电阻为10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0
(1)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1,求比值$\frac{{F}_{1}}{{F}_{0}}$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2,求比值$\frac{{F}_{2}}{{F}_{0}}$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h绕地球飞行14周后返回地面,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神舟5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周,则“神舟5号”飞船运行的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
A.几千千米B.几百千米C.几万米D.几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放置在M、N点,P、O是MN连线的垂线上的两点,且MO>ON.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OP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N点处可能放置正电荷
B.O处的电场强度一定小于P处的电场强度
C.O处的电势可能等于P处的电势
D.该试探电荷在O处时的动能一定小于在P处时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甲球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正碰,碰撞后,乙球的动量减少了6kg•m/s,则碰后甲球的速度为(  )
A.v0-3B.3+v0C.v0-12D.12+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辽宁号”航母舰载机成功突破了阻拦着舰、滑跃起飞的关键技术.甲板上的阻拦索对飞机着舰具有关键作用,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速度从数百公里的时速减小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取g=10m/s2

(1)设飞机总质量m=2.0×104kg,着陆在甲板的水平部分后在阻拦索的作用下,速度由v0=l00m/s滑行50m后停止下来,水平方向其他作用力不计,此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求飞机的滑行时间t.
(2)在第(1)问所述的减速过程中,飞行员所受的阻力是飞行员自身重力的多少倍?
(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2(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作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R叫作A点的曲率半径.航母飞行甲板水平,前端上翘,水平部分与上翘部分平滑连接,连接处D点,如图2(b)所示.已知飞机起落架能承受竖直方向的最大作用力为飞机自重的16倍,飞机安全起飞经过D点时速度的最大值vm=150m/s.求D点的曲率半径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平板车长L=4m,平板车上表面离地面高度为h=1.25m,平板车上后端有一挡板,紧靠挡板处有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开始时小球与平板车一起向前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0=4.5m/s.某时刻小车开始刹车,加速度a=2.0m/s2.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平板车前端滑落并落到水平地面上,设小球离家平板车对加速度没有影响.求:
(1)从刹车到小球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
(2)小球离开平板车后,小球落地时与平板车前端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