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打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点所示),绳与竖直方向成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1;从A点向最低点B运动的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2;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恢复为L1)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

  (1)人刚到最低点B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中的总拉力F为多大?

 

  (2)人到达左端最高点C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答案:
解析:

(1)AB

                           ①

                                ②

  得

(2)人保持直立状态由B摆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有

                          ③

  联立①、②式有

  

 


提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038

如图所示是打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点所示),绳与竖直方向成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1;从A点向最低点B运动的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2;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恢复为L1)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

  (1)人刚到最低点B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中的总拉力F为多大?

 

  (2)人到达左端最高点C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教材全解 物理 高中 必修2 (配鲁科版) 鲁科版 题型:038

如图所示是一同学打秋千的示意图,人最初直立静止的站在B点,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1,从B点向最低点A摆动的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最低点A人下蹲状态时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2,到最低点后人又由下蹲状态突然变成直立状态且保持直立状态不变,直到摆向另一方的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踏板质量不计,任何阻力不计),求:

(1)当人刚摆到最低点A且处于下蹲状态时,绳子中的拉力为多少?

(2)人保持直立状态到达另一方最高点C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打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点所示),绳与竖直方向成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从A点向最低点B运动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恢复为)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

人刚到最低点B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中的总拉力F为多大?

人到达左端最高点C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右图是打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点所示),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1;从A点向最低点B运动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2;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恢复为L1)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人首次到达左端最高点C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由于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所以α=θ.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