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d=0.381mm;
(2)用图2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x(阻值约为15Ω).实验中除开关、若干导线之外还提供下列器材: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约3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Ω)
滑动变阻器R1(0~50Ω)
滑动变阻器R2(0~200Ω)
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电流表应选A1,滑动变阻器应选R1.(选填器材的名称符号)
(3)若通过测量可知,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I,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为U,由此可计算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ρ=\frac{{πU{d^2}}}{4IL}$.(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4)在按图2电路测量金属丝电阻的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R1、R2分别接入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以R表示滑动变阻器可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以RP表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以U表示Rx两端的电压值.在图3中U随$\frac{{R}_{P}}{R}$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图线中实线表示接入R1时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R2时的情况)

分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为:先读固定部分,再读转动部分,最后结果等于固定部分加上转动部分与0.01的乘积;
(2)根据电路结构分析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则可以选择电流表;本实验中两滑动变阻器阻值均大于待测电阻,故可以采用限流接法;根据方便调节的性质选择变阻器;
(3)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阻,再根据电阻定律可求得电阻率;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对应的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则由排除法可以得出对应的图象.

解答 解:(1)由图可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38.1×0.01=0.381mm;
(2)题目中给出的电源为3V,待测电阻阻值约为15Ω,故最大电流约为200mA;故电流表选择A1;由电路图可知,实验中采用了限流接法,为了调节方便,滑动变阻器略大于待测电阻即可;故滑动变阻器选择R1
(3)由电阻定律得:R=ρ$\frac{L}{S}$=ρ$\frac{L}{π(\frac{\;d}{2})^{2}}$,又由于R=$\frac{U}{I}$,因此电阻率为$ρ=\frac{RS}{L}$=$\frac{π{d}^{2}U}{4IL}$;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有U=$\frac{E}{{R}_{P}+{R}_{x}}{R}_{x}$=$\frac{E}{\frac{{R}_{P}}{R}×R+{R}_{x}}{R}_{x}$
则说明在R和Rx不变时,U与$\frac{{R}_{P}}{R}$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只能是曲线;故CD错误;
当R分别为R1和R2时,由公式可知,R越大,在相同的$\frac{{R}_{P}}{R}$前提下,U将越小;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故答案为:(1)0.381;(2)A1  R1;(3)$ρ=\frac{{πU{d^2}}}{4IL}$;(4)A

点评 本题考查测量导体电阻率的实验,要注意正确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从面确定出可用的仪表; 题中同时注意应用电学中的基本规律分析实验数据,并能灵活分析图象;本题中由于无法直接用公式确定图象,则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分析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MN为两竖直放置的金属板,其间的电压UNM=180V,两水平放置的金属板FH间所加电压UFH=7.2sin2πt伏(从第一个电子刚进入FH板开始计时),已知MN两板各有一个小孔,两小孔连线水平且与MN两板垂直并刚好通过FH两板的中心线,以此线作为x轴,FH的中心线末端为坐标原点O,竖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5×10-4T,现有电子可以源源不断的从M板的小孔进入电场,已知进入M孔的电子的初速度可以忽略(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且相同时间内进入的电子数目相同.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为m=9×10-31kg,FH板板长L=0.4m,板间间距d=0.04m,电子重力不计.

(1)求电子从N板小孔射出时速度的大小及t=0时刻进入FH板的电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
(2)求从t=0时刻至T=1s时刻从FH板射入的电子中,能从FH板射出的电子数与进入FH板的电子数之比.
(3)求电子从磁场射出的位置坐标y的范围.
(4)已知所有从磁场射出的电子好像都是从磁场中某一点沿直线射出来的一样,试求该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阴极射线管中加高电压的作用是(  )
A.使管内的气体电离
B.使阴极发出阴极射线
C.使管内障碍物的电势升高
D.使管内产生前电场,电场力做功使电子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C.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上世纪50年代,ABS“防抱死系统”开始应用于飞机和火车.现在,ABS系统几乎已经成为民用汽车的标准配置.一实验小组做了某型民用汽车在有、无ABS的情况下“60~0km/h全力制动刹车距离测试”,测试结果如图所示.由图推断,两种情况下汽车的平均加速度之比a:a为(  )
A.4:3B.3:4C.$\sqrt{3}$:2D.2:$\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理论和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能够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
B.玻尔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E.查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提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而荣获诺贝尔奖,吴健雄领导的小组通过实验证实了上述论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的水平台高h=4m,平台上放置一薄木板(厚度可不计),木板长L=5m,质量m=l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置于木板的中点处,物体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9,一半径R=2m的光滑圆弧轨道竖直放置,直径CD处于竖直方向,半径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以某一恒定速度水平向右抽出木板,物体离开平台后恰能沿B点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求:
(1)物体在圆弧轨道最高点D时,轨道受到的压力为多大?
(2)应以多大的速度抽出木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与半径R=0.2m的$\frac{1}{4}$圆弧轨道AB平滑连接,B点正上方有一离B点h=0.05m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一质量m1=0.3kg的小球a在水平轨道上以v0=5m/s的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在圆弧轨道最低点A,质量m2=0.2kg的小球b相碰并立即粘在一起,后沿圆弧轨道上升.小孔P、Q的孔径大于小球a、b结合体的尺寸,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旋转平台的厚度及各处摩擦.求:
(1)小球a、b结合体与圆弧轨道A点间的压力;
(2)若a、b结合体滑过B点后从P孔上升又恰能从Q孔落下,平台的转速n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为5L.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frac{2}{3}$B,水平面MN为理想分界线,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S1、S2,两孔与分界面MN的距离均为L.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经宽度为d的匀强电场由静止加速后,沿水平方向从S1进入Ⅰ区,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1)要使粒子不能打到挡板A1上,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最小值.
(2)若粒子能沿水平方向从S2射出,求粒子在磁场中速度大小的所有可能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