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静止的μ子的寿命约为t0=2×10-6s,假设在8km的高空产生了一个速度为v=0.998c的μ子,试论证此μ子有无可能到达地面.

分析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μ子的速度和时间求出运动的路程,从而判断是否可能到达地面.

解答 解:根据相对论知,时间t=$\frac{{t}_{0}}{\sqrt{1-(\frac{v}{c})^{2}}}$=$\frac{2×1{0}^{-6}}{\sqrt{1-0.99{8}^{2}}}$s=3.16×10-5s,
在该时间内运动的路程s=vt=0.998×3×108×3.16×10-5m=9461m>8km,
可知μ子能到达地面.
答:μ子能到达地面.

点评 μ子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该粒子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相对论求出运动的时间是关键,结合运动学公式分析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某电子元件的电阻,某实验小组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很小,因此需选择“×100(填“×1”或“×100”)倍率的电阻挡,并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若多用表中的电池旧了,用它测得的电阻值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若用多用表测得该元件的电阻大约为1 500Ω,现在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其电阻,有以下器材:
A.待测元件Rx(阻值约为1500Ω);
B.电流表(量程5mA,内阻约5Ω);
C.电阻箱(9999.9Ω,0.02A);
D.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20V,内阻约0.5Ω);
E.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小组有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在闭合S前,先把R调至最大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然后把K打到1,调节R,当其阻值为R1时,电流表示数为I0,再把K打到2,调节R,当其阻值为R2时,电流表示数为I0,则Rx=R2-R1(用实验中获得的物理量来表示).
(3)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G,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一位同学不小心做实验时误将两只表串起来连接在一闭合电路中,接通电路后两只表的指针可能出现下列哪种现象C
A.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电压表的指针不偏转
B.两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
C.两表指针都偏转,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比电流表大得多
D.两表指针都偏转,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比电压表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选项描述了当氢原子跃迁时的情况,其中跃迁过程辐射出光子、且光子的波长最长的是(  )
A.从n=3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B.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
C.从n=1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D.从n=2的能级向n=4的能级跃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学习小组可通过测定井水的电阻率来判断水的纯净程度(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以离子的形态存在,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达标值为40Ω•m<ρ<100Ω•m).该学习小组所用盛水容器如图1所示,其左、右两侧面为带有接线柱的薄铜板(电阻极小可忽略),其余四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容器内表面长a=40cm,宽b=20cm,高c=10cm.将水样注满容器后,进行以下操作:

①分别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100”、“×1k”两挡粗测水样的电阻值时,表盘上指针如图2(a)、(b)所示,则所测水样的电阻约为1750Ω.

②为更精确地测量所取水样的电阻,该小组使用实验器材:
A.电流表(量程0~l0mA,电阻RA约为10Ω)
B.电压表(量程0~15V,电阻R.约为30k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0Ω,额定电流1.5A)
D.电源(12V,内阻约2Ω)
E.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请在图3实物图中完成剩余的电路连接.
③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组别1234567
U/V5.15.87.08.19.010.011.0
I/mA2.93.34.05.05.15.76.3
④由以上测量数据可以求出待测水样的电阻率为87Ω•m.据此可知,所测水样在电阻率这一指标上达标(选填“达标”或“不达标”).
⑤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发现其中一组数据误差偏大,它是第4(用表格中“组别”的序号表示)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外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主要步骤如下:
A.按图示器材连接好装置;
B.托盘内加砝码,当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0时,轻推滑块,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称出滑块的质量为M,若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不计,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m}_{0}}{M}$;
C.本实验采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在拨动学生电源开关前,图乙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工作电压过高,应选择4-6V;
D.撤去托盘和砝码,并取下细线,先接通电源,再轻推滑块,使滑块获得一定初速度后撤去外力,滑块运动过程中打出一条纸带,截取纸带的最后一段,如图丙所示,则纸带的运动方向为b→a(填“a→b”或“b→a”);
E.用刻度尺测量AB、BC、CD、DE、EF间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x4、x5,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B、E之间动能定理表达式可用上述物理量表示为:m0g(x2+x3+x4)=$\frac{1}{2}M(\frac{{x}_{4}+{x}_{5}}{2T})^{2}$-$\frac{1}{2}M(\frac{{x}_{1}+{x}_{2}}{2T})^{2}$.
F.实验结束,整理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2013年12月14日,北京飞行控制中心传来好消息,“嫦娥三号”探测器平稳落月.“嫦娥三号”接近月球表面的过程可简化为三个阶段:一、距离月球表面一定的高度以速度v0环绕运动,此时,打开推力发动机减速,下降到距月球表面H=100米高处时悬停,寻找合适落月点;二、找到落月点后继续下降,距月球表面h=4m时速度再次减为0;三、此后,关闭所有发动机,使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嫦娥三号”着陆时的质量为1200kg,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6m/s2,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质量(用字母g′、R、G表示);
(2)环绕运行时离月面的高度(用字母g′、R,v0表示).
(3)从悬停在100米处到落至月球表面,发动机对“嫦娥三号”做的功.(此过程重力加速度可视为g′=1.6m/s2恒定不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光滑平行的金属导轨,置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两根质量m均为1kg的导体棒a和b,电阻阻值分别为Ra=1Ω和Rb=2Ω(金属导轨及接触电阻均可忽略不计),与导轨紧密接触且可自由滑动,先固定a,释放b,当b下降高度h为0.5m,速度可达到v0=2m/s时,再释放a(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b下降高度为0.5m过程中,导体棒a产生的焦耳热;
(2)当释放a时,安培力已对b做的功;
(3)若导轨足够长,a,b棒最后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射入两带电平行极板间,如图所示,已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距离为d,不计重力,则粒子穿出电场时的速度为(  )
A.$\sqrt{\frac{2U}{d}}$B.v0+$\sqrt{\frac{2qU}{m}}$C.v0+$\sqrt{\frac{2qU}{d}}$D.$\sqrt{\frac{m{v}_{0}^{2}+2qU}{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甲、丙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乙物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增大水平外力F,三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甲的支持力可能增大B.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乙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D.甲对丙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