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三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r3,且r1>r2>r3,三颗卫星运动过程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r2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则(  )
A.三颗卫星中,卫星1的动能最大
B.三颗卫星中,卫星1的加速度最小
C.卫星3的周期小于24小时
D.经过相同的时间,卫星1通过的路程最大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可得到卫星的速度、加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式,再分析比较即可.

解答 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frac{Mm}{{r}^{2}}$=m$\frac{{v}^{2}}{r}$=ma=m$\frac{4{π}^{2}}{{T}^{2}}$r,解得:v=$\sqrt{\frac{GM}{r}}$,a=$\frac{GM}{{r}^{2}}$,T=2π$\sqrt{\frac{{r}^{3}}{GM}}$
A、三颗卫星运动过程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F=m$\frac{{v}^{2}}{r}$和Ek=$\frac{1}{2}m{v}^{2}$得 Ek=$\frac{1}{2}$Fr,根据r1>r2>r3,知,卫星1的动能最大.故A正确.
B、由a=$\frac{GM}{{r}^{2}}$,三颗卫星中,卫星1的加速度最小.故B正确.
C、由T=2π$\sqrt{\frac{{r}^{3}}{GM}}$,知卫星3的周期小于卫星2的周期,即小于24h,故C错误.
D、由v=$\sqrt{\frac{GM}{r}}$,知卫星1的速度最小,经过相同的时间,卫星1通过的路程最小.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卫星问题的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能用向心力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表示经比较的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1)在“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实验中,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表及电键K按如图1所示连接,当电键K闭合瞬间,电流表指针左偏,说明B线圈产生了感应电流,若当电键K断开瞬间,电流表指针会(填“会”或“不会”)偏转;当电键K闭合后,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左偏,可采取的操作为滑片向右滑.

(2)某同学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采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启动打点计时器的同时,给甲车沿轨道方向的冲量,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由于两车相撞处装有尼龙拉扣,两车立即粘在一起继续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3所示,纸带上AB两点的距离为1.20cm;为完成实验,同学已经测出碰撞前后小车甲的速度,他还需要测量各自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假设髙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l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t=6s时两车等速B.t=6s时两车距离最近
C.0-6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80mD.两车0-9s在内会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甲所示,一质量m=1kg的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6m.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Ek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滑时的初速度为2$\sqrt{2}$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6J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为12$\sqrt{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学校甲同学设计了一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取一内壁光滑的长圆桶.在圆桶的O点处钻一个恰能让一小球通过的小孔(球半径很小),在圆桶外侧安装好支架,支架与圆桶衔接处水平且过渡平滑,如图甲所示.他在内壁上粘上一层复写纸,再将一张白纸附在圆筒内壁,并用透明胶带固定.在与圆桶小孔对应的白纸和复写纸处,开出一能让小球自由出入的小孔.利用重锤线在白纸高处、低处标上两点,用以制作通过O点的y坐标轴.

将小球放置在支架的档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通过O点后,在圆桶内壁上多次反弹.实验后,取下白纸,得小球打击后留下的印记.发现O、B、D在一竖直线上,A、C在另一竖直线上,经测量OA的水平距离为9.42cm,OA的竖直距离为4.9cm.(π取3.14,g取9.8m/s2
①乙同学提出关于本实验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A.支架末端应保持水平
B.挡板的位置不宜过高
C.粘贴到圆筒时,白纸边缘应水平
D.安装支架时,支架末端出口处即图中的O点
②根据OA的位置,甲同学可计算出小球自O点射入圆筒的瞬时速度v0=0.6m/s
③根据计算所得v0,考虑到小球与圆筒碰撞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所以实际测量OD的竖直距离大于理论值.(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2016年,科学家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由于引力波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变化,这是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关于激光及激光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是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直接发光产生的,不是偏振光
B.激光相干性好,任何两束激光都能发生干涉
C.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下物体三维图象的信息
D.用激光照射分束器,是将激光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相干光源
E.光探测器探测到干涉条纹发生变化,是因为有引力波通过,引起时空变形形成光程差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没有区别,都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C.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