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两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秒,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15秒,这列列车一共有几节车厢?(  )
A.9B.12C.16D.18

分析 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运用比例法求出火车的总长度与前两节车厢长度的关系,得到总节数.

解答 解:设火车一节车厢的长度为L,总长度为nL,则由题得$2L=\frac{1}{2}a{t}_{1}^{2},nL=\frac{1}{2}a{t}_{2}^{2}$
将前两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秒,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15s,代入,两式相比得:$n=\frac{2{t}_{2}^{2}}{{t}_{1}^{2}}=\frac{2×1{5}^{2}}{{5}^{2}}=18$节
故选:D.

点评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等等与时间的比例关系,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恰当运用时解题往往比较简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甲乙两人坐抛球游戏,甲站在一辆平板车上,车与水平地面间摩擦不计,甲与车总质量M=100kg,另有一质量为m=2kg的球,乙站在车对面的地上,身旁有若干各种质量的备用球,开始甲及车静止,甲将球以速度v(相对于地)水平抛给乙,乙接球后马上将另一质量为2m的球以相同的速率v水平抛给甲,甲接球后,再以相同速率水平抛给乙,这样往复进行,乙每次抛给甲的球的质量等于他接到球质量的两倍,求从第一次起,甲抛出多少个球后,再也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假定抛出去的球都做水平匀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试求:
(1)F增大到多少时,铁块能在木板上发生相对滑动?
(2)若木板长L=1m,水平拉力恒为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一个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以速度v从x轴上某点垂直于x轴进入上方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x轴上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1,且为下方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的2倍.
(1)在图中画出电子运动的轨迹.
(2)电子运动一个周期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电子运动一个周期沿x轴移动的距离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
A.6s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m
C.在0~4S内与4~6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D.8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离出发点有3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也大B.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仍可以增大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处放一点电荷,其电荷量未知,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作用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的场强为E=$\frac{3mg}{q}$
B.O处点电荷是正电荷
C.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B点的电势能
D.小球恰能到达水平直径的C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初速度为3m/s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每隔1秒速度减少3m/s
B.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每隔1秒速度减少1m/s
C.该物体在2s末的瞬时速度为2m/s
D.该物体在1s末的瞬时速度为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4~6v,纸带上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1.39 m/s;②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1.93m/s2.(计算结果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