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U=U0sinωt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R=27.5Ω的负载电阻,若U0=220V,ω=100π rad/s.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55 V
B.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C.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
D.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55 W

分析 根据瞬时值的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A、由瞬时值的表达式可知,原线圈的电压最大值为220V,所以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10$\sqrt{2}$V,在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27.5$\sqrt{2}$V,即为电压表的读数,故A错误
B、变压器不会改变电流的周期,电流的周期为T=$\frac{2π}{ω}$=$\frac{2π}{100π}$0.02s,故B正确;
C、根据欧姆定律知,副线圈的电流为I2=$\frac{{U}_{2}}{R}$=$\frac{27.5\sqrt{2}}{27.5}A$=$\sqrt{2}$A,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得,原线圈的电流大小为I1=$\frac{{I}_{2}{n}_{2}}{{n}_{1}}$=$\frac{\sqrt{2}}{4}$A,故C错误;
D、由P=I1U1得:P=110$\sqrt{2}$×$\frac{\sqrt{2}}{4}$=55W,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天,李华同学沿平直人行道以v1=1m/s的速度走向公交车站去乘车;途中发现一辆10路公交车正以v2=15m/s的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李华和车头距车站x=60m.李华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立即开始加速,接着匀速,最后减速,在此过程中李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5m/s.加速和减速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1m/s2,a2=2.5m/s2.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某处开始刹车,车头刚好到车站停下来,停车一段时间后再启动向前开去,视公交车刹车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3=5m/s2.已知车身长L=12m,不计前门到车前面的距离,求:
(1)公交车车头距离车站多远处开始刹车;
(2)李华距离公交车车尾最远距离;
(3)公交车在车站至少停靠多久才能到达前门乘上该公交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电流计G的内阻Rg=10Ω,满偏电流为Ig=0.02A,现将它改装为量程为10A的电流表,想用0.03Ω的电阻作为分流电阻,问:应该表头串联多大的电阻,然后再并联上述的分流电阻才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水平放置且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阻值为R的导体棒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位置ab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到位置a′b′,若先、后两次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1:2,则在先、后两次导体棒的运动过程中(  )
A.运动到相同位置时的外力F之比为1:2
B.运动到相同位置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之比为1:2
C.电流的平均值之比为1:$\sqrt{2}$
D.通过任一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ABC为一折射率n=$\sqrt{3}$的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ABC=30°,∠ACB=60°,长为L的斜边BC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细束单色光从AB边距A点$\frac{L}{4}$处的O点平行于BC边射入该棱镜,光线到达地面上的P点(图中未标注).
(1)画出光线从A点到达P点的光路图;
(2)求P点与C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位电工师傅为测量某电线厂生产的铜芯电线的电阻率,他截取了一段电线,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发现阻值小于1Ω.为提高测量的精度,他从下列器材中挑选了一些元件,设计了一个电路,重新测量这段电线的电阻.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0V,内阻约为2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0V,内阻约为6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1Ω
E.电流表A2:量程为0~3.0A,内阻约为0.1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额定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Ω,额定电流1.0A
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①实验时电压表选B;电流表选E;
滑动变阻器选F(填符号).
②请设计合理的测量电路,把电路图画在方框中,在图中表明元件符号.
③在实物图中用笔画线替代导线连接元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器材(代号)规格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
电阻(R1
滑动变阻器(R2
电池(E)
电健(K)
导线若干
量程10mA,内阻r1待测(约40Ω)
量程500μA,内阻r2=150Ω
量程10V,内阻r3=10kΩ
阻值约100Ω,作保护电阻用
总阻值约50Ω
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frac{{{I}_{2}r}_{2}}{{I}_{1}}$,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式中I1、I2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读数;r1、r2分别为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内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1)实验室进了一批金属电阻丝,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该材料的电阻率,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原理图,根据图甲将实物图乙连接好.
(2)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大小为 D=0.252mm.
②适当取出一段样品材料,然后按原理图甲连接好实验器材.
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接入实验电路中的金属丝的长度,某次测量中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金属丝长度为L=60.49cm.

④改变接入实验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重复实验多次.
(3)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最后得到了如图戊所示的R-L图象,R为R0与金属丝的总电阻,由图象可求得金属丝的电阻率ρ=1.250×10-6Ω•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玻尔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密里根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