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分)如图是通过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实验装置看,该实验可用4-6伏的直流电源

B.用公式时,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C.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测纸带上某点的速度时,可先测出该点到起点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公式计算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4~6V低压交流电源,选项A错误。验证的方程若是,所选纸带一定要求打第一个速度为零,即要求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选项B正确。因为我们是比较的大小关系,故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故C正确。如果把重物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再运用自由落体的规律求解速度,那么就不需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本题考查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一)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1.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
F′
F′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
大小
大小
基本相等,
方向
方向
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二)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更为有利的是
CD
CD

A.只要足够重就可以
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
C.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
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
(三)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4Hh
4Hh
(用H、h表示).
(四)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
CFDBEA
CFDBEA
(用相应字母表示)
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C.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
D.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作出)合力F;
E.比较力F′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F.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即结点),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1是通过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BC

A.从实验装置看,该实验可用4-6伏的直流电源
B.用公式
1
2
mv2=mgh
时,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C.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测纸带上某点的速度时,可先测出该点到起点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公式v=gt计算
(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①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
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
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
;实验中,每次释放小球应注意
使小球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使小球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另外,为了较准确的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
AC
AC

A.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
B.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点,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坐标系的原点
C.为了能尽量多地记录小球的位置,用的X坐标没必要严格地等距离增加
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后,取下纸,将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20.00cm,A、B间距离y1=4.70cm,B、C间距离y2=14.50cm.(g取9.80m/s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小球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0=
x
g
y2-y1
x
g
y2-y1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为
2
2
m/s,从水平抛出到B点的时间为
0.1
0.1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以及所测量的数据如下:
A.将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再换一条新纸带,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D.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
E.选取一条理想纸带(所选纸带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OA、OB、OC、OD、OE(图中O点是计时器打出的第一点),并计算出相应的瞬时速度vA、vB、vC
F.分别计算出mvn2/2与mghn,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看是否相等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D、B、C、E、F
A、D、B、C、E、F

(2)质量为1kg的重锤从开始下落到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EP
1.91J
1.91J
;重锤下落到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EK
1.84J
1.84J

(3)通过计算,数值上△Ep
略大于
略大于
△Ek(填“略大于”“略小于”“等于”),这是因为
重锤下落过程中有阻力做负功,重锤的重力势能有少量损失
重锤下落过程中有阻力做负功,重锤的重力势能有少量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太原模拟)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重锤动能变化与重力对它做功的关系”,实验中,让拖着纸带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通过对打下的点进行测量和研究,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1)图2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O点是重物开始下落时打下的起点,该小组在纸带上选取A、B、C、D、E、F、G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起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分别计算B、C、D、E、F五个计数点与O点的速度平方差v2=(△v2=v2-
v
2
0
)
,请将D点的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B C D E F
速度平方差△v2/(m?s-12 1.38 2.45 5.52 7.50
(2)以△v2为纵轴,以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为横轴,在坐标系中作出△v2-h图象.
(3)若不考虑误差,认为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利用作出的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78m/s2(9.67~9.94m/s2
9.78m/s2(9.67~9.94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重锤下落过程中一定受到阻力的作用,若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用这一装置测量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的大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重锤的质量m
重锤的质量m
.(用文字和符号表示)
(5)用测得量和已知量表示F大小的表达式为:F=
mg-mg′
mg-mg′
.(用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如图1是通过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实验装置看,该实验可用4-6伏的直流电源
B.用公式时,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C.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测纸带上某点的速度时,可先测出该点到起点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公式v=gt计算
(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①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    ;实验中,每次释放小球应注意    .另外,为了较准确的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
B.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点,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坐标系的原点
C.为了能尽量多地记录小球的位置,用的X坐标没必要严格地等距离增加
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后,取下纸,将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20.00cm,A、B间距离y1=4.70cm,B、C间距离y2=14.50cm.(g取9.80m/s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小球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为    m/s,从水平抛出到B点的时间为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