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 ,g取,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不考虑各处摩擦力的影响,(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_m/s;
(2)在打点0~5过程中和的动能增量 =________ J, 和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 J;
(3)若某同学作出图像如图所示,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直导线AB、螺旋管C、电磁铁D三者相距较远,它们产生的磁场互不影响.当开关S闭合稳定后,则图中小磁针的N极(黑色的一端)指向正确的是( )
A.a
B.e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750m处才发现前方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已知B车在进行火车刹车测试时发现,若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时刹车后至少要前进1800m才能停下,问:
(1)B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2)计算说明A车若按原来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3)能见度至少达到多少米时才能保证两辆火车不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夹角为;当滑片在b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夹角为,则( )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将一条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混在了其它三条纸带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为找出该纸带,该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 )
A.61.0mm 65.8mm 70.7mm
B.41.2mm 45.1mm 54.0mm
C.60.5mm 61.0mm 60.6mm
D.49.6mm 53.5mm 57.3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小组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7-9-9.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 , 重锤质量为m=1 kg,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图7-9-9
①图中的三个测量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段的读数,应记作cm;
②甲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B , 则求得该过程中重锤的动能增加量ΔEk=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J . 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ΔEkΔEp(选填“>”、“<”或“=”);
③乙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记为第1个点,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gt计算与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B , 求得动能的增加量ΔEk=J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ΔEkΔEp(选填“>”、“<”或“=”).
④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同学所采用的方法.(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和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B.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必定变化
D.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9,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到竖直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上.在a点时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则从a到b的过程中,物体( )
A.动能一直减小
B.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所受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
D.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