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的动作,力传感器显示此过程F-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时人的速度为零B.c点时人开始向上起跳
C.e点时加速度比b点大D.a-c阶段处于下蹲过程中

分析 开始时的人对传感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同时明确超重与失重的性质:
失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
超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
人下蹲过程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起立也是如此.

解答 解: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平衡可知,人的重力也是500N,所以人的质量约为50kg.
A、人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
a1=$\frac{mg-{F}_{b}}{m}$<g,
所以b点时人的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c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也为500N,则人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此时人在下蹲过程中速度达到最大,故B错误;
C、人在e点的加速度大小:
a2=$\frac{{F}_{e}-mg}{m}$=$\frac{1500-500}{50}$m/s2=20m/s2>g,
所以e点时加速度比b点大,故C正确;
D、以向上为正方向,在a-c阶段,由于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所以人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达c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察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意细致分析物理过程,仔细观察速度的变化情况,与超失重的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识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它们到该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a、rb和rc,且ra<rb<rc.分别用ϕa、ϕb、ϕc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则(  )
A.ϕabcB.ϕa<ϕb<ϕcC.ϕb>ϕa>ϕcD.ϕa>ϕb>ϕ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标有“6V 0.5 A”的小型直流电动机,转子由铜导线绕制的线圈组成,阻值约为1Ω.某兴趣小组设汁一个实验测量此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E:8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A1:0-0.6A(内阻约为0.5Ω)
C.直流电流表A2:0-3A(内阻约为0.1Ω)
D.直流电压表V1:0-3V(内阻约为5kΩ)
E.直流电压表V2:0-15V(内阻约为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G.滑动变阻器R2:5Ω
(1)为能较准确地测出电动机线圈电阻,应选择电路图甲(填“甲”“乙”)
(2)为使电表指针有较大角度的偏转,需要选用的电流表是B,电压表D.(填写实验器材前面的序号)
(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动机不转动时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若某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25Ω,由此计算出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2.68W.(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为一正方体,在顶点A放一带负电的电荷,则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由于B、C、D三点到A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三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B.B、C、D三点的电势相等,但过B、C、D三点的平面不是等势面
C.如果将一正的点电荷由D点沿AD方向远离A点,则电场力做负功
D.如果在B、C、D三点放三个合适的点电荷,则A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可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平行板MN、PQ间距离为d,板长为2d,板的正中有一半径为$\frac{d}{2}$的圆形有界磁场,磁场边界刚好与两板相切,两板间所加电压为U,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左端沿两板间的中线向右射入两板间,若只撤去磁场,粒子刚好从上板右端N点射出,若只撤去两板间所加的电压,带电粒子恰好能从下板的右端Q点射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如果只撤去电场,要使粒子不能从板间射出,则粒子进入板间的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长度为L的矩形板,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平动时,垂直滑向宽度为d的粗糙地带.板从开始受阻到停下来,所经过的路程为s,而d<s<L,如图所示,板面与粗糙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L{v}^{2}}{(2s-d)g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浙江秦山核电站第3期工程两个60万千瓦发电机组已并网发电.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_{92}^{235}$U的裂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_{92}^{235}$U裂变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所以核子数要减小
B.${\;}_{92}^{235}$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式为:${\;}_{92}^{235}$U+${\;}_{0}^{1}$n→${\;}_{56}^{141}$Ba+${\;}_{36}^{92}$Kr+2${\;}_{0}^{1}$n
C.${\;}_{92}^{235}$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D.一个${\;}_{92}^{235}$U裂变能放出约200 MeV的能量,相当于3.2×10-11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质量为m1的木块A和质量为m2的木块B,静止靠在竖直的墙面上,两木块接触面与墙面平行,A与墙间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F,方向竖直向下
B.A受墙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1g,方向竖直向上
C.若力F增大为原来的两倍,A受B的摩擦力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D.若力F增大为原来的两倍,A受B的摩擦力大小、方向都不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

(1)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E
A.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栓在小车上
D.悬挂物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目的是使小车缓慢移动
E.实验结果采用a-$\frac{1}{m}$坐标作图,是为了根据图象直观地作出判断
(2)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五个点,如图2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0mm、12.00mm、14.00mm、16.00 m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5.0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3所示. 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B,而实验中却用A表示.(选填字母符号)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绳对小车的拉力
(4)a-F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倾角过大),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倾角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