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了几组周期T和摆长L的值,经数据处理后填在表中
次数 1 2 3 4 5
L(m) 0.5000 0.8000 0.9000 1.0000 1.2000
T(s) 1.42 1.89 1.90 2.00 2.20
T2(s2 2.02 3.57 3.61 4.00 4.84
(1)为了用图象法求重力加速度的值,请依据上表信息,在图2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合理的图象;
(2)由所作图象求得重力加速度为
 
m/s2.(取π2=10)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准备了下列仪器:
A.白炽灯    B.双窄缝片    C.单窄缝片     D.滤色片   E.毛玻璃光屏
(3)把以上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4)在某次实验中,用某种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其中相邻两条亮纹a、b的位置可利用测量头上的千分尺确定,如图1.其中表示a纹位置(甲图)的千分尺的读数为
 
mm.
(5)如果上述实验中双缝与光屏间距为1m,所用双窄缝片是相距0.18mm规格的双窄缝片,则实验中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
 
n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2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数下去,当数到“59”时,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是58.0s,那么单摆的周期
T=
 
s;测得摆长L=1.000m,则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3.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2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 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d2
2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单摆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摆长为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
 
s.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mm.
(2)某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得g值偏大,原因可能是
 

A.把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做为摆长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L
g
,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度,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t即为单摆周期T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利用不同摆长(L)所对应的周期(T)进行数据处理时:某同学以摆长(L)为横坐标,周期的平方(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若他算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cm.
②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t100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摆长L/m0.40.50.60.81.2
周期T2/s21.62.22.43.24.8
(1)利用上述数据,作出L-T2图象.
(2)利用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g=
 
m/s2
(3)取T2=4.0s2时,求此时摆长L′=
 
m.(计算时取π2=9.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a=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
t30
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带入公式测出重力加速度g
(1)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有几项(写出三项即可),应该如何操作?
 
 
 

(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3)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