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1)电阻关系为________;(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为________;(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________.

答案:3:1;3:1;1:3
解析:

思路分析:(1)因为在I-U图象中,电阻等于斜率的倒数,所以,所以

(2)由欧姆定律得:

由于,所以

(3)由欧姆定律得:

由于,所以

规律技巧总结:由此题可以看出,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正确理解它的含义:即R一定时,IU成正比;I一定时,UR成正比;U一定时,IR成反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深圳一模)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甲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刻度尺
刻度尺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3)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点距均匀
点距均匀
部分进行测量;
(4)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橡皮筋做的功 10个间隔的距离S(m) 10个间隔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1 W 0.200 0.2
2 0.280 0.2
3 0.300 0.2
4 0.400 0.2
5 0.450 0.2
(5)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v2
v2
.请你运用数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6)若在实验中你做出的图线(图乙)与理论的推测不完全一致,你处理这种情况的做法是:
分析误差来源或改进试验方案或测量手段,重新进行试验
分析误差来源或改进试验方案或测量手段,重新进行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八校联考物理试题 题型:058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头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放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用h1h2w0表示)

③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W∝v

B.W∝v2

C.

D.W∝v3

④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把轨道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头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放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用h1、h2w0表示)

③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④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把轨道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下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        B.
C.         D.
(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时,设汁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下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下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O
砝码/个数
0
1
2
3
4
砝码对木块压力/N
0
2.00

4.00

6.00

8.00

测力计读数/N
1.50

2.00

2.50

2.90

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上图(c)中)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由图象可知,木块的重力为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